[实用新型]自适应分缝剪力墙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8532.1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9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初明进;冯鹏;叶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剪力 | ||
技术领域
自适应分缝剪力墙属于混凝土剪力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分缝剪力墙。
背景技术
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延性较差,容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这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十分不利,对结构抗倒塌能力和地震震后修复也不利。实现剪力墙的延性破坏是经济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和抗倒塌安全储备的一个重要途径,剪跨比是影响剪力墙破坏性态的重要参数,与墙体高宽比相关。在工程实践中不但高宽比小于1的低矮剪力墙难以避免发生剪切破坏,而且高宽比大于2的高剪力墙由于地震作用的复杂性和结构中构件的相互作用,导致剪跨比较小,也会发生剪切破坏现象。对于易发生剪切破坏的剪力墙,提高水平或者竖向配筋对改善墙体的受力性能不明显,为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主要有带竖缝剪力墙和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等。
自适应分缝剪力墙在基本不增加施工难度和结构造价的前提下,能够显著改善易发生剪切破坏的剪力墙的受力性能。荷载作用下,自适应分缝剪力墙经历从整体墙到带竖缝剪力墙的演变过程:荷载较小时,剪力墙处于弹性阶段,表现为整体墙的受力特性,刚度大;随着荷载增大,墙体沿薄钢板或冷弯薄壁型钢与混凝土的界面处出现竖缝,竖缝宽度、长度随着墙体位移的增大逐渐增大,不同部位竖缝的开展过程不同,竖缝具有根据墙体受力自动出现和改变性态的特点;达到峰值承载力后,竖缝的长度趋于稳定,将墙体分割为一系列墙柱,从而演变为带竖缝剪力墙,通过竖缝两侧混凝土摩擦以及墙柱端部钢筋的非线性滞回行为来耗散能量,延性和耗能能力优良。在自适应分缝剪力墙中,潜在竖缝处混凝土成为结构的“保险丝”,会在较大荷载作用下自动开裂,将剪跨比较小的整体墙转变为一系列剪跨比大的墙柱组合体,将脆性剪切破坏转变为分体墙的延性破坏,使墙体延性得到显著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适应分缝功能的剪力墙构件,可以提高剪力墙的延性,改善其受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含有钢筋混凝土墙体和分隔材料,所述分隔材料是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体中设定的分缝位置垂直布置的,所述分缝位置是指随着荷载增大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内沿着所述的分隔材料与混凝土的界面处出现至少一个竖缝,所述分隔材料是板材或薄壁型材。
随着荷载增大,所述自适应分缝剪力墙能把剪跨比较小的整截面墙转变为剪跨比较大的墙柱混合体,从而显著的提高了墙体破坏时的延性。
附图说明
图1.配制配置型材的自适应分缝剪力墙的截面图,1为墙体水平筋,2为薄壁型材,3为墙体纵筋,4为混凝土。
图2.配制配置板材的自适应分缝剪力墙的截面图,1为墙体水平筋,3为墙体纵筋,4为混凝土,5为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自适应分缝剪力墙是在普通钢筋混凝土墙体内以一定的间距沿竖向配置分隔材料以分隔混凝土,实现自适应分缝功能。分隔材料包括板材或者薄壁型材;板材可以是薄金属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即FRP)薄板或高分子塑料,型材可以是冷弯薄壁金属型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或高分子塑料型材等。
在建造过程中,自适应分缝剪力墙与普通剪力墙施工工艺基本相同,仅在需要分缝的部位布置分隔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8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