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卡和耦合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7588.5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316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孟晋;宋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晋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H01Q1/24;H01Q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44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卡 耦合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智能卡和耦合天线。
背景技术
非接触式智能卡与传统的接触式智能卡相比,它在继承了接触式卡的优点的同时,如大容量、高安全性等,又克服了接触式卡无法避免的缺点,如不便的插拔卡操作过程;由于依赖于卡与卡头可靠接触的工作原理的限制,使读写故障率高;由于触点外露而导致的污染、损伤、磨损、静电等对芯片造成的破坏等。非接触式卡完全密封的形式及无接触的工作方式,使之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使用寿命完全接近芯片的自然寿命,因而卡本身的使用频率和期限以及操作的便利性都大大的高于接触式卡。具有防冲突机制,读写机具可以同时对多张卡进行操作,也可以从多张卡里提取合法的一张卡进行操作,十分方便。可见,非接触式智能卡不仅代表卡技术发展多年的结晶,也是卡的应用又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里程碑。
目前非接触智能卡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方式是卡内引出天线,封装卡时将天线触点引出卡外与外置的天线线圈直接相连;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卡与天线一体,加工工艺难度高,一旦天线和卡的连接损坏则卡和天线都废了。第二种方式是由7816接触接口引出天线,即根据7816接触接口闲置的C4和C8两个触点作为天线引出点;这种方式的缺点是C4、C8两个保留引脚已被国际标准组织定义为大容量SIM卡的高速接口,与智能卡的未来发展存在冲突。第三种方式是天线就做在卡内,即利用卡内有限的空间来做天线;这种方式只有用于ID-1规格的面积较大的卡片时比较合适,当用于如ID-000等规格的面积较小的卡片时,由于卡内面积限制,天线面积太小,无法提供足够卡非接触工作的能量,通讯信号强度也太弱,需放大电路增强,实用性差。
从以上的现有技术分析来看可知,目前还没有一种很理想的智能卡非接触式的解决方案,目前已有的双界面智能卡实现方式都有其各种缺陷而不利于实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卡和耦合天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即使第一天线折断也只需更换第一天线即可,不需更换智能卡,故维护成本低。而且易于生产加工,通信信号强度也较佳,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包括:智能卡芯片,与读卡器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非接触式通信且与所述智能卡芯片的天线触点相连的第二天线。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二天线置于智能卡内。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二天线为第一线圈;
所述第一天线包括与读卡器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连接且与第一线圈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三线圈。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三线圈大小相同且空间重合。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与第一天线相连且调节第一天线谐振频率的谐振电容;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与第一天线相连且调节第一天线品质因子(Q值)的电阻。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了一智能卡天线,所述智能卡天线包括:与读卡器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非接触式通信且与智能卡芯片的天线触点相连的第二天线。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卡天线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二天线置于智能卡内。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卡天线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二天线为第一线圈;所述第一天线包括与读卡器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连接且与第一线圈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三线圈。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卡天线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三线圈大小相同且空间重合。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卡天线还可具有以下特点:还包括与第一天线相连且用于调节第一天线谐振频率的谐振电容。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卡天线还可具有以下特点:还包括与第一天线相连且用于调节第一天线品质因子的电阻。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即使第一天线折断也只需更换第一天线即可,不需更换智能卡,故维护成本低。而且易于生产加工,通信效果较佳。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天线较理想的解决了已知技术中各实现方式的缺陷,有较佳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天线中的第三线圈10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智能卡中的具体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耦合天线图。
附图标号
10第一天线 20第二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晋,未经孟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7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ZigBee网络的手持触摸式餐厅自助点菜仪
- 下一篇:电子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