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岩心样品分析控温专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7441.6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4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孙佃庆;刘卫;孙威;王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G05D23/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心 样品 分析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开发岩心样品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核磁共振进行岩心分析中对岩心样品温度控的专用装置,是与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配套的岩芯温度控的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利用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对岩芯样品进行分析中,核磁共振测量结果与被测岩芯样品的温度有很大关系。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测量前将岩芯样品在恒温器中,然后取出放入核磁仪中测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样品在取出放入核磁仪测量过程中,温度已经发生了变化,使测量结果不稳定、不真实导致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心样品分析控温专用装置,能使放入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探头测试的样品保持设定的恒定温度,使样品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温度,提高岩芯样品的测量精确度。克服目前测量过程中岩芯样品温度发生变化,影响测量数据精确度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岩心样品分析控温专用装置,主要由加温罐、样品预温筒、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油泵和测量恒温室组成,在加温罐的外壁上有电加热器,能给加温罐内加热。在加温罐内有温度传感器,能检测加温罐内液体的温度。其特征在于:在加温罐的上部有盖子,盖子上有气孔,在盖子上固定有样品预温筒,样品预温筒为圆筒状,样品预温筒的下部能插入加温罐内的液体中。在加温罐的下部固定有管线,管线上串联有油泵和测量恒温室。测量恒温室的出口连接有管线,测量恒温室出口管线连接到加温罐盖子上。启动油泵,加温罐内加热好的液体能从加温罐内送到测量恒温室,并通过测量恒温室回到加温罐内,使测量恒温室内保持恒温。利用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检测测量恒温室内的恒温岩心样品,检测获得的数据真实、精确度高。
所述的测量恒温室是由堵头、壳体和样品腔组成。壳体为有底的圆柱体形,在壳体的上部有管线连接孔,在管线连接孔上有堵头,堵头有中心孔。循环液体能通过堵头进入壳体内。在壳体内有圆筒形样品腔,样品腔有底。样品腔与壳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循环液体在环形空间内,为样品腔内的岩心样品保持温度。
为了使循环液体不会流出,所述的样品腔上部外壁上有环形盖。
为了不影响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的检测效果,所述的堵头、壳体和样品腔采用聚四氟材料。
所述的液体是氟油。
所述的油泵时高温油泵。
本岩心样品分析控温专用装置采用恒温油循环的方式,使放入核磁共振探头中样品腔保持设定的恒定温度,从而达到样品恒温的目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在加温罐内加入氟油.开启电源之后,由电加热器根据设定控温加热氟油,并使氟油温达到设定温度.设定温度范围应在35~85℃内选择.这时可把被测样品放入样品腔,样品腔放入样品预温筒进行预热,使样品温度也达到设定温度.其次,开启高温油泵,使恒温氟油在恒温油循环系统中循环,使岩心样品腔达到设定温度.这时,将带有岩芯样品的样品腔从样品预温筒中取出,插入壳体中.测量恒温室与内部的岩芯样品一起放到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上,就能开始进行核磁测量.测量过程中,恒温油持续流过样品腔与壳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从而保持被测样品的温度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岩心样品分析控温专用装置,使被测岩芯样品恒温,测量恒温室不影响核磁共振信号,能提高岩芯样品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岩心样品分析控温专用装置结构示意图。箭头指示出了加热后的恒温氟油流动方向。
图2是测量恒温室7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气孔,2.加温罐,3.样品预温筒,4.电加热器,5.温度传感器,6.油泵,7.测量恒温室,8.堵头,9.壳体,10.样品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岩心样品分析控温专用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岩心样品分析控温专用装置,主要由加温罐2、样品预温筒3、电加热器4、温度传感器5、高温油泵6和测量恒温室7组成,在加温罐2的外壁上有电加热器4。在加温罐2内有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连接温度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74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