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电压信号耦合滤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7071.6 | 申请日: | 200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560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闫艺邨;于锋;汪天星;肖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扬科仪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立德 |
地址: | 100012北京市朝阳区望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信号 耦合 滤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输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电压信号耦合滤波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场合中,需要测量高压线路中的信号或通过高压输电电缆传播数字信号,但是从高压线路中直接获取所需要的低压信号是难以实现的,现有技术中对高压信号多采取通过电阻分压的方式获得,其缺点是信号衰减严重,缺少保护与隔离方式,并且由于直接连接高压,因此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电压信号耦合滤波装置,其能够从高压线路中非常方便和安全地获取所需的低压信号,从而解决使用高压电缆进行数字通讯,对高压信号的在线分析,以及电缆故障定位中耦合信号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电压信号耦合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限定信号峰值的电源变压器T1,其具有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及第三绕组,该第一绕组连接于正限压电路Z11,该第二绕组连接于负限压电路Z12,第三绕组连接于电源配电线路;
用于耦合高压信号的耦合变压器T2,其具有第一绕组及第二绕组,该第一绕组连接于正耦合滤波电路Z21和负耦合滤波电路Z22,第二绕组连接于高压配电线路;
所述的正限压电路Z11连接于所述的正耦合滤波电路Z21,所述的负限压电路Z12连接于所述的负耦合滤波电路Z22。
所述的正限压电路Z11包括整流桥B1,B1连接有大容量电解电容C1。
所述的正耦合滤波电路Z21包括:与大容量电解电容C1并联连接的滤波电容C3,C3并联连接大功率电阻R1,R1并联连接TPS管D5,D5的负极连接大电流二极管D2的负极和TPS管D1的正极,D2的正极与D1的负极连接,D2的正极和D1的负极再连接耦合电容C5的一端和大功率电阻R3的一端,C5的另一端连接T2的第一绕组,R3的另一端连接T2的第一绕组。
所述的负限压电路Z12包括整流桥B2,B2连接有大容量电解电容C2。
所述的负耦合滤波电路Z22包括:与大容量电解电容C2并联连接的滤波电容C4,C4并联连接大功率电阻R2,R2并联连接TPS管D6,D6的正极连接大电流二极管D3的正极和TPS管D4的负极,D3的负极与D4的正极连接,D3的负极和D4的正极再连接耦合电容C5的一端和大功率电阻R3的一端,C5的另一端连接T2的第一绕组,R3的另一端连接T2的第一绕组。
所述的正耦合滤波电路Z21和负耦合滤波电路Z22连接有跟随电路Zf。
所述的跟随电路Zf包括运算放大器A1,A1的同向输入端连接D1的负极、D2的正极、D3的负极与D4的正极,其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有滤波器。
所述的滤波器连接有外接设备。
所述的外接设备包括MODEM或电能质量测试仪。
本实用新型的高电压信号耦合滤波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非常方便和安全地实现从高压到低压的信号耦合滤波,从而解决使用高压电缆进行数字通讯,对高压信号的在线分析,以及电缆故障定位中耦合信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如图所示,一种高电压信号耦合滤波装置,包括:用于限定信号峰值的电源变压器T1,其具有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及第三绕组,该第一绕组连接于正限压电路Z11,该第二绕组连接于负限压电路Z12,第三绕组连接于电源配电线路;用于耦合高压信号的耦合变压器T2,其具有第一绕组及第二绕组,该第一绕组连接于正耦合滤波电路Z21和负耦合滤波电路Z22,第二绕组连接于高压配电线路。所述的正限压电路Z11连接于所述的正耦合滤波电路Z21,所述的负限压电路Z12连接于所述的负耦合滤波电路Z22,正耦合滤波电路Z21和负耦合滤波电路Z22连接有跟随电路Z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扬科仪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博扬科仪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7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间断电源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数字化消弧线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