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逐点亮度调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6549.3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1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商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G09G5/10;G09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亮度 调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显示校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逐点亮度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是由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即:LED灯点组合而成。根据灯点的光学特性不同、元件老化、驱动误差、灯点本身角度的不一致、灯点的灰尘、保护灯点的帽沿遮挡等种种因素都会引起屏幕灯点亮度的不均匀。目前解决这种不均匀现象的主要途径:一是提高LED灯光学特性的一致性,二是通过校正的方式来改善显示屏的均一性。提高LED灯光学特性的一致性方法是更换屏幕,这不仅需要大量人力,时间还有大量资金。而屏幕亮度的校正方式是利用光量度计对每一个LED灯点进行测量,得到每一个LED灯点的亮度值,然后通过计算,得到调整值,再通过电流等控制电路对LED灯点进行调整,达到指定的均一值。这样需要对每一个点逐一进行取值,操作烦琐,系统复杂,时间过长,人工操作过多,精度低,工作效率低。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特别提供了一种逐点亮度调整系统,利用该系统可直接实现对各LED显示屏灯点亮度调整,数据准确;并且,采用该系统操作简单,全自动化操作、调整精确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逐点亮度调整系统,其中,包括:设置有存储单元的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根据外部的显示装置性能参数,分析性能参数一致性,得到目标亮度范围,根据所述目标亮度范围生成调整数据,存储到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调整数据并提供给所述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为LED显示装置;所述性能参数为,所述显示装置中的各LED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参数。
所述的逐点亮度调整系统,其中,还包括主控装置,其用于获取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调整数据;其还用于接收外部的视频信号,并根据所述视频信号和所述调整数据生成第一显示数据,提供给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的逐点亮度调整系统,其中,所述主控装置设置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视频信号转换为第二显示数据,根据所述调整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生成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并提供给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的逐点亮度调整系统,其中,设置第二转换单元;所述主控装置设置第三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视频信号转换为第二显示数据;所述第二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生成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并提供给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的逐点亮度调整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转换单元设置在所述处理装置内。
所述的逐点亮度调整系统,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设置至少一组LED发光二极管及其驱动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驱动控制各组LED发光二极管。
所述的逐点亮度调整系统,其中,其还包括一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各LED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参数。
所述的逐点亮度调整系统,其中,所述显示装置上还设置一标识单元,用于标识各LED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参数。
所述的逐点亮度调整系统,其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各色LED发光二极管的波长范围和亮度范围。
所述的逐点亮度调整系统,其中,所述标识单元为一纸质标签或塑料标签;或者,具有根据所述LED发光二极管参数而设计的条形码。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处理装置根据外部的显示装置性能参数,分析性能参数一致性,得到目标亮度范围,根据所述目标亮度范围生成调整数据,并提供给所述显示装置,从而直接实现对各LED显示装置中各LED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调整,数据准确;并且,采用该系统操作简单,全自动化操作、调整精确度高,调整后的显示装置均一化效果明显,立即呈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5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6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逐点亮度调整系统,所述逐点亮度调整系统包括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元件面形在位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量起重机构制动下滑量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