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除渣过滤放水器及抽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6314.4 | 申请日: | 200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187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张纯如;周长江;邹学彦;侯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C4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地址: | 232001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放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设备,特别是一种负压除渣过滤放水器及抽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矿井下掘煤时,通常要抽放泵抽采矿井中的瓦斯,保证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在煤矿井瓦斯抽采系统中,为避免大的物件、杂质、水等进入抽采管道,影响抽采负压以及损坏抽采装置,一般在抽采地点与主干管联接处加设除渣器、过滤器和放水器,这样可以有效的从源头阻隔杂物、水等对抽采系统的影响,从而最大限度的对矿井瓦斯进行抽采。
在现有技术中,除渣器、过滤器和放水器都是独立的设备,这在加工制造、安装以及维护方面带来很多不便,存在制造成本高、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安全隐患多的问题。如果要对抽采系统中的除渣器、过滤器和放水器进行清理,基于它们的安装和工作原理,必须要对抽采地点(工作面或采空区等)进行停抽才可实现,这样需要所抽采的采掘工作面停产来配合除渣,保障不了矿井瓦斯的连续抽采及采掘工作面的连续作业,严重影响矿井生产,并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20076855.2公开的“煤矿井下瓦斯管路自动放水排渣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1184213,公开日:2009.01.21)。该设备在除渣时,瓦斯主管路通过进气微孔与外界空气接通,影响抽采负压的效果;残留在出水球阀和阀板上的煤矸石、煤渣等杂质,将影响设备的密封性能,降低抽采系统的性能;该设备没有过滤装置,还需要附加过滤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负压除渣过滤放水器,将过滤器、除渣器、放水器溶为一体,使矿井抽采系统的除渣过滤放水变得更方便,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抽采装置,保证矿井瓦斯的连续抽采及采掘工作面的连续作业,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目的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除渣过滤放水器,包括:
上腔体,所述上腔体上端设有排气口、外壁开设进气口;
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下端设有排污口、外壁开设除渣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排污口开关;
蝶阀,所述蝶阀设有蝶阀板、蝶阀开关杆;
挡板,固设在上腔体进气口的上端;
过滤网,固设在上腔体排气口与挡板之间的位置;
通气闸阀,固设在下腔体外壁,并与下腔体连通;
闷盖,设于下腔体除渣口的外端;
螺栓,将上腔体、蝶阀和下腔体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负压除渣过滤放水器有如下效果:将过滤器、除渣器、放水器溶为一个整体,可一次性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结构更加紧凑,节省安装空间;减小了井下施工难度,提高施工安全系数。
为实现目的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采装置,包括泵、抽采管道和负压除渣过滤放水器,所述泵、抽采管道和负压除渣过滤放水器依次连接,所述负压除渣过滤放水器包括:
上腔体,所述上腔体上端设有排气口、外壁开设进气口;
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下端设有排污口、外壁开设除渣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排污口开关;
蝶阀,所述蝶阀设有蝶阀板、蝶阀开关杆;
挡板,固设在上腔体进气口的上端;
过滤网,固设在上腔体排气口与挡板之间的位置;
通气闸阀,固设在下腔体外壁,并与下腔体连通;
闷盖,设于下腔体除渣口的外端;
螺栓,将上腔体、蝶阀和下腔体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抽采装置有如下效果:在除渣放水时,实现矿井瓦斯的连续抽采;除渣放水同时进行,可降低工人除渣放水的工作强度。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排气口; 2-上腔体; 3-挡板;
4-蝶阀; 5-蝶阀开关杆; 6-下腔体;
7-通气闸阀; 8-排污口开关; 9-排污管;
10-过滤网; 11-进气口; 12-蝶阀板;
13-螺栓; 14-除渣口; 15-闷盖;
16-过滤器 17-排污口; 18-过滤网清除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负压除渣过滤放水器,包括:
上腔体2,所述上腔体2上端设有排气口1、外壁开设进气口11;
下腔体6,所述下腔体6下端设有排污口17、外壁开设除渣口14,所述排污口17设有排污口开关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稻播种施肥机
- 下一篇:地膜回收及灭茬整地多功能作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