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静电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6203.3 | 申请日: | 200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895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袁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骏安 |
主分类号: | A61N1/14 | 分类号: | A61N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消除静电的手环有关,详而言之,尤其指以手环最短路径传导静电,具最佳导电效果,以消除静电,并避免静电回流至加工对象,且不会阻碍线钮三百六十度的旋转,不会造成线材折损断裂,并可调整静电手环松紧的一种除静电手环。
【背景技术】
高科技电子制造业需要消除身上的静电,以免制造的产品产生瑕疵,传统消除身上的静电可以靠一静电手环戴在手上,再扣住一导线至静电消除器或大地上,使人体所产生的静电经由手环、导线至静电消除器或大地,将人体所产生的静电随时消除,以免对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产生瑕疵品,然人体手腕粗细大小不一,因此手环必需可以调整长度,以适合每一个人;
如图1所示,传统除静电手环10,主要包含有一主体11、一扣钮12、一导电板13、一扣压板14及一手环15,主体11有容纳空间,左右两侧为贯穿,容纳空间供手环穿越,主体11上方铆定扣钮12,扣钮12下方(即主体11底部)结合导电板13,主体11一侧设有扣压板14,手环15受扣钮12铆定结合,手环15近末端处受扣压板14抵压,并凸露手环15末端,扣压板14由外翻向而内压,抵压手环15近末端处;
要松脱手环15,是将扣压板14作扳开,配合每人手腕,待调整手环长度完毕,再以扣压板14扣手环15,使手环15定位,束于人体手腕即可,扣钮12再扣住一导线16(导线16是借由一线钮161与扣钮12结合)至静电消除器(图中未示)或大地上;
但是此传统除静电手环15,有以下缺失:
一、每个人的人体手腕大小不一,手环15末端151导电纤维凸露仰起的地方容易接触加工对象,会将静电再次回传于加工对象,易产生瑕疵品;
二、导电板13只有一个,所有于手环15上的静电,不管是前端或是末端都靠导电板13导入一导线16(有线钮161结合扣钮12)至静电消除器,手环15末端回流导电板13行程长,回流静电效果不佳;
三、凸露仰起的手环15末端,容易勾到其它物品而将扣压板14由内而扳开,造成手环15自手腕松脱;且由于凸露手环末端易阻碍接地线钮三百六十度的旋转,造成线钮附近的线材破损断裂;
四、导电板13位于主体11底部,直接碰触人体皮肤,对于金属过敏的人,容易长疹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静电手环,其主要是不凸露手环末端导电纤维,不易接触加工对象,不会将静电再次回传于加工对象,且不会阻碍线钮三百六十度之旋转,不会造成线材折损断裂。且其提供两导电板,使手环回传静电的路程缩短,提高排放静电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除静电手环,其包含有:
一主体,有一穿入空间,上表面一侧设有一扣钮,扣钮供一具有线钮的导线结合,另侧设有一扣压板,扣压板由内翻而外压,主体一侧设有一导电板;
一双向导电板,定位于主体的穿入空间内,有一导电上板及一导电下板相连结,导电上板与导电下板分上、下层,形成一容纳空间,导电上板与扣钮结合,导电下板与导电板有一定位件,使导电下板与导电板相导通静电;
一手环,可导静电,手环一端定位于导电板、导电下板与主体底面之间,手环另端穿入双向导电板的容纳空间内,受扣压板压抵并接触至导电下板;
据此,以双向导电板的导电下板接收来自手环的静电,且手环末端受扣压板压抵而不仰起,达到双向导电,回流除静电效果佳,并手环导电纤维末端不碰触加工对象,且不会阻碍线钮三百六十度的回转,导线不折损断裂。
其中,该导电板位于主体底部,导电板顶压手环一端,以定位件结合导电板与导电下板,并定位手环一端,该定位件为一铆钉。
其中,该扣钮以铆合方式相结合于主体及导电上板。
其中,该主体底面相对于导电板另一侧设有一圆孔,圆孔以一圆盖加以封住。
其中,该圆盖周边设有扣勾。
其中,该主体底部以一底盖加以封住。
其中,该底盖设有大、小定位柱。
其中,该主体顶面有一供扣压板枢接的凹入区。
其中,该导电上板与导电下板分左、右边,以一桥梁作连结。
其中,该导电板位于导电下板上方,导电板与导电下板以定位件相结合手环一端,该定位件为一铆钉。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一、每个人的人体手腕大小不一,手环30导电纤维末端不凸露,不接处加工对象,不会将静电再次回传于加工对象,减少产生瑕疵品,且不会阻碍导线31,及不会阻碍线钮32三百六十度回转回转,导线31不折损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骏安,未经袁骏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