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粉探伤用开合式电磁线圈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05990.X | 申请日: | 2009-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375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夏咸凯;仇杰;刘进祥;朱乃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磁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5/00 | 分类号: | H01F5/00;G01N27/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小灿 |
| 地址: | 101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探伤 合式 电磁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对铁路机车车辆及机械行业的机械零部件进行磁粉探伤的开合式电磁线圈。
背景技术
在对机械零部件进行磁粉探伤时,为探测工件表面的纵向裂纹,必须使工件进行纵向磁化。一般的方法是采用螺线管通电法。但是,由于有的探伤工件,尺寸较长,结构又复杂,使得螺线管线圈难以套入工件或者线圈的尺寸大小与探伤工件的尺寸大小极不匹配;如果将螺线管通过磁轭安装于工件端部,则由于工件较长,工件建立的纵向磁场不均匀,磁化灵敏度低;这都使得磁粉探伤的可靠性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适合于复杂工件探伤的开合式电磁线圈,本实用新型的开合式电磁线圈能够适用于尺寸较大且结构复杂的工件,纵向磁化时可使其产生分布较为均匀的纵向磁场,从而大大提高磁粉探伤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粉探伤用开合式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相互垂直方向进行围合的左右开合装置和上下开合装置,其中左右开合装置包括能左右围合的左线圈和右线圈,上下开合装置包括能上下围合的上线圈和下线圈,所述左线圈和右线圈之间、上线圈和下线圈之间的头部均通过夹紧装置连接,且所述左线圈和右线圈之间、上线圈和下线圈之间的根部均分别设置有集流环,所述集流环分别与其相应的开合装置相连接。
所述左右开合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用以分别固定左、右线圈转动的左转轴和右转轴以及相应的转轴驱动机构;所述上下开合装置包括用以驱动上、下线圈围合的线圈驱动机构,所述转轴驱动机构和线圈驱动机构均与相应的集流环固定连接。
所述上线圈为移动线圈,所述下线圈为固定线圈。
所述转轴驱动机构为齿轮齿条结构或链轮齿条结构,所述线圈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油缸结构。
所述夹紧装置均为气动夹头或液动夹头,所述气动夹头或液压夹头分别固定于所述左、右线圈和上、下线圈的头部。
所述气动夹头的气压结构为活塞式薄壁气缸或气囊或弹簧片。
所述左、右线圈或上、下线圈围合而成的闭合线圈,其径向截面为椭圆形或圆形。
所述左、右线圈及上、下线圈均采用导电金属材料。
所述导电金属材料为有色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磁粉探伤用开合式电磁线圈,采用分段组合的结构形式,即由左、右及上、下线圈及其驱动机构围合成整体线圈,各线圈围合时,左、右及上、下线圈的头部分别通过夹紧装置连接在一起,所有线圈的根部通过集流环连接于开合装置上,既可以通过多匝线圈的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螺线管,又可以在夹紧装置松开的情况下,通过开合装置将左、右线圈或上、下线圈两部分打开;打开后的线圈有利于在线圈中搁置复杂工件,并且能够使得线圈的尺寸大小与探伤工件的尺寸大小相匹配;放置探伤元件后,将左、右或上、下线圈的头部合拢,即围合成闭合线圈,线圈合拢后通过夹紧装置使相闭合的线圈头部保持紧密接触;当电流通过时,能够使复杂工件内产生分布较为均匀的纵向磁场,从而不仅有利于工件纵向全方位的磁粉探伤,而且有利于大大提高磁粉探伤的可靠性。
由于左右开合装置采用转轴和转轴驱动机构,通过左、右转轴的同步反向转动,可以带动左、右线圈同步打开或同步闭合;上下开合装置采用下线圈固定、上线圈由气缸或油缸驱动的机构,操作简单有效。
由于夹紧装置采用气动夹头,使得在通电磁化过程中,左、右线圈的头部及上、下线圈的头部在气压的作用下,始终紧密接触在一起,形成接触良好的闭合点,避免了线圈通电时因闭合点接触不良而发生电弧打火现象,从而消除了烧坏工件或线圈接头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右开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开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标记列示如下:
1-左线圈插头,2-左线圈,3-气动夹头,4-右线圈,5-通气软管,6-轴端挡圈,7-六角头螺栓,8-弹簧垫圈,9-齿轮,10-气缸,11-深沟球轴承,12-单向节流阀,13-气缸支架,14-右转轴,15-左转轴,16-集流环,17-齿条,18-左、右气缸,19-气孔,20-活塞,21-弹簧压板,22-复位弹簧,23-上线圈,24-下线圈,25-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磁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磁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9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