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偶数层对称结构实木复合板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5910.0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533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吉;余养伦;任丁华;周月;祝荣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32B2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1北京市海淀区青***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偶数 对称 结构 实木 复合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偶数层对称结构复合板材,尤其涉及用超厚旋切单板制造的 实木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目前,实木复合板材主要包括细木工板和多层实木复合胶合板等两大类产品,细木工 板是在小木方块拼成的芯板的上下表面各覆盖一层单板,经胶压而成的一种特殊的胶合 板,芯板通常是将原木锯截成实木条而组成的拼板或木格结构板。采用这种方法制造芯板 存在着原木锯裁时锯路损耗多,木材利用率低,并且因为组合起来的细木工板中的木条, 其横向间采用胶拼连接,导致芯板的横向静曲强度主要取决于胶粘剂的连接强度,所以细 木工板通常由于横向强度低而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邹林林,吕斌,杨娜.我国细木工板 发展现状和质量问题分析,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6,34(5):4-6.);多层实木复合胶合板 是将原木制成1mm~3mm的单板,经过干燥、涂胶、组坯、热压等工序制成,这种复合板 材由于所用的单板较薄,生产相同厚度的复合板材,单板越薄,胶层越多,所使用的胶黏 剂就越多,从而造成甲醛释放量增多和成本的增加。中国专利01133469.X提出了一种采 用4mm~10mm的单板制造的三层胶合板作为芯板,经砂光后,在上、下表面再贴上面皮而 成的多层实木复合材料。由于4mm~10mm的单板存在着较大的应力,因此在单板的干燥过 程中极易产生翘曲变形(甚至引起卷曲变形如图1所示)和开裂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单板 的出材率和后序加工工序如涂胶、组坯等工序;其次,采用这种结构的单板作为芯板由于 单板的应力过大,导致制造出来的复合板材容易产生翘曲变形;再者,采用二次贴面加工 工艺,增加了贴面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现有工艺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其各向强度均符合国家 标准、不易翘曲变形、加工方便、胶黏剂用量较低可降低成本的偶数层对称结构实木 复合板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偶数层对称结构实木复合板材,是由偶数层单板组成,包括两 个外表面的表层和其间的芯层构成,各层单板之间设有胶粘剂;
所述芯层由4.5mm~12mm的超厚单板组成,表层则用0.2mm~1.5mm的单板组成;
所用的芯层超厚单板为经原木旋切而成的单板,在其松面的顺纹方向设有点状或 线段状的裂纹。
上述芯层超厚单板松面上的裂纹,其平均长度在2.0cm~5.0cm之间,平均深度 为板厚的1/6~1/2,或者
其平均长度在2.0cm~5.0cm之间,平均深度为板厚的1/6~1/2,平均宽度为 0.2mm~3mm,裂纹之间的平均间距为0.5cm~5cm。
更进一步地,所述芯层可以是由2、4、6、8、……等偶数层超厚单板组成,采用 平行或交叉结构组坯。
更具体地,其中,中心的两块单板为中间芯板,其松面相对接合,其外面的各层 单板的松面均朝向中间芯板,对称组坯,其纹理可以与中心两层的中间芯板平行,也 可以与中心两层的中间芯板垂直或相错设置;
在所述芯层和表层之间还可以包括次表层,次表层为次芯板层,也称为平衡层, 该平衡层用厚度为1mm~3mm的单板制成,该次芯板层的单板与芯层和表层单板的纹 理走向垂直或相错设置,其作用是防止芯层板材的横向翘曲。
在所述的偶数层对称结构实木复合板材,其中所述的芯层可以使用杨木、杉木、 柳杉、水杉、云杉等低质木材,经过旋切而成4.5mm~12mm的超厚单板制成;所述 表层可以由柚木、黄檀、克隆木等珍贵硬阔叶材旋切而成的厚度为0.2mm~1.5mm的 装饰贴面板制成。
如果包括所述的次表层,则所述次表层的单板可以由杨木、桦木或桉树等人工林 速生材旋切而成的厚度为1mm~3mm的普通单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偶数层对称结构实木复合板材,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采用偶数层对称结构组坯,有助于消除板坯各层之间的耦合效应,减小了板 坯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间歇供电器
- 下一篇:一种车载电子设备电源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