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0920105126.X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932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洪耀良;奚韶锋;张征;吕宾;苏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膜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膜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B01D65/02;C02F1/44;C02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慧 |
地址: | 215200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中空 纤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领域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具体涉及一种膜生物反应器中使用的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法相结合,膜分离代替了传统的二沉池,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并且显著提高了固液分离效率,使出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在MBR技术的应用中,膜组件的形式对膜丝的过滤效果以及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为优化膜组件的使用效果,近年来,人们对膜组件结构进行了诸多尝试,如:公开号CN1509800A,CN1951546A,CN2710734Y,CN1727057A等。但是膜组件应用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是:1)膜丝根部因水流冲击或曝气冲击强烈而导致断丝;2)膜丝表面得不到有效清洗,使得膜丝容易污染,且通量减小;3)膜丝之间容易缠绕,导致膜组件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膜组件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灵活可调的组合式中空纤维膜组件。本实用新型中空纤维膜组件保证了膜束之间保持一定间隙,膜丝能够保持良好的抖动效果,膜丝根部不易断裂,延长了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部总集水端头、下部总布气端头、中心管、固定在总集水端头和总布气端头之间的若干组中空纤维膜束和用于固定中空纤维膜束的上下两块支撑板。上部总集水端头上设有分集水端头,下部总布气端头上设有分布气端头。上部总集水端头的顶部设有总进气管和总出水管,总进气管通过中心管与下部总布气端头相连通,总出水管与所述上部总集水端头相连通。上下支撑板与中心管固连,并且下支撑板与中心管的连接位置可调,中空纤维膜束固定在支撑板上,中空纤维膜束由上下胶盒及浇注的其中的中空纤维膜丝组成,上胶盒内有集水空间,集水空间与上部总集水端头上的分集水头相连通,下胶盒内有布气空间,布气空间与下部总布气端头的分布气端头相连通。
所述的中空纤维膜束通过调节螺母与支撑板固定,用调节螺母旋拧的长度来调节膜丝的松弛度。
所述中空纤维膜束以中心管为圆心,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中空纤维膜束组合式,使用灵活、方便,便于对单束膜丝进行更换、维护等操作;
2)中空纤维膜束采用膜束本身底部曝气的形式,减少了污泥对膜丝的污堵,延长了膜丝的使用寿命;
3)用支撑板对膜束进行横向固定,防止膜束之间互相缠绕,同时由于对膜束进行了固定,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4)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对膜束进行上下固定,使膜丝的松弛度可以调节,在曝气的条件下保证了膜丝具有良好的抖动效果,减缓了膜丝的污堵。
附图说明
图1组合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外形示意图
图2中空纤维膜束外形示意图
图3组合式中空纤维膜组件总集水端头的平面
图4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上部总集水端头1、下部总布气端头16、中心管12、固定在总集水端头和总布气端头之间的若干组中空纤维膜束、以及用于固定中空纤维膜束的带孔支撑板。上部总集水端头的顶部设有总进气管口2和总出水管口3,如图4所示。上部总集水端头1的下部配有与总出水管口3相连通的分集水头5。在上部总集水端头1的两侧设有两块安装固定板4,用于安装时手动或机器吊装,并固定在预制好的固定梁上,如图3所示。
下部总布气端头16配有分布气端头15,分布气端头15以中心管12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中心管12的上部连通总进气管2,下部连通总布气端头16,整个中心管由两个活接6连接上部总集水端头1和下部总布气端头16,使组件的运输、安装及拆卸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膜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膜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膜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膜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控电动喷雾器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大型赛车游戏机方向盘力反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