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平台石墨管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05079.9 | 申请日: | 2009-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86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揭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101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原子 吸收 平台 石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平台石墨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大多在电加热石墨炉所使用的石墨管主体内部,安装了承载样品的平台,其目的在于抗物理化学机体干扰以及实现恒温原子化。原有的平台安装在石墨管主体的透光孔中的方式是:把平台镶入石墨管主体透光孔的燕尾槽中,两边用圆环挡住,使平台固定。而这种安装平台的方式,在石墨管经受高温时,造成燕尾槽锐边处出现裂痕的现象,使石墨管生产合格率和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平台石墨管,摒弃了原有的燕尾槽镶平台的方式,有效的克服了燕尾槽锐边处出现裂痕的现象,并且较以前更能体现辐射加热的平台石墨管技术,提高了生产合格率,并且使石墨管的加工工艺更加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平台石墨管,包括有石墨管主体、平台和两个圆环,所述石墨管主体设有透光孔,所述平台沿透光孔轴向固设在透光孔中,其两端设为台阶状;所述两个圆环分别固设在透光孔中,且卡设在平台的台阶上。
所述圆环低端设为与台阶吻合的平面。
所述平台的底部设为倒角或倒圆。
所述平台沿透光孔径向固设在透光孔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平台的两端加工出一定深度和长度的台阶,为了使平台更好放置在石墨管主体透光孔的圆孔上,将平台根部与圆孔的接触处倒出合适的倒角或倒圆。把平台放置在石墨管主体的透光孔后,将两个铣扁成了压紧面的圆环紧配合镶在透光孔的两端。此时圆环的底端压紧面和侧面与平台的台阶两个面重合,由于属于紧配合,从而圆环和石墨管主体一起限制了平台的各个方向的自由度,很好的安装了平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平台的示意图;
图3为圆环的示意图;
图4为平台的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平台的另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平台石墨管,包括有石墨管主体1、平台3和两个圆环2,石墨管主体1设有通透的透光孔4,平台3沿透光孔4轴向固设在透光孔4中,其两端设为台阶状5;两个圆环2分别固设在透光孔4中,且卡设在平台3的台阶5上。
为更好地限制平台3运动,可将圆环2低端设为与台阶5吻合的平面6,这样圆环2与平台3属于紧配合,从而圆环2和石墨管主体1一起限制了平台3的各个方向的自由度,很好的安装了平台3。
为了使平台3更好放置在石墨管主体1透光孔4的圆孔上,将平台3根部与圆孔的接触处倒出合适的倒角7或倒圆8。
由于只涉及将平台3沿透光孔4轴向固设在透光孔4中,这样,该平台石墨管就既包括横向平台石墨管,也包括纵向平台石墨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0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