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分拆式内胆泡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4875.0 | 申请日: | 200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08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滨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600广东省潮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分拆式 内胆 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茶器,具体提供一种螺旋分拆式内胆泡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泡茶器品种繁多,但传统的泡茶器的内胆部分都是过滤网、底座和内杯部分连为一体,其特点是滤网、底座和内杯不可拆分,过滤网上夹带的残渣难以清除;内杯、过滤网和底座三者之间的空隙,容易残留废渣,滋生细菌,难以确保长期使用的卫生问题。并且内部空间不能自由组合、使用功能受到限制、生产工艺上不能规格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清洗方便,安全卫生的螺旋分拆式内胆泡茶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旋分拆式内胆泡茶器,包括:一、螺旋分拆式内胆部分,二、外杯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分拆式内胆部分包括,上盖、内杯和底座。
所述内杯下端有卡座,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外卡牙,通过旋转底座实现两者的组合与分拆。
所述内杯与底座中间装备有过滤网,过滤网上设置有卡座,通过过滤网卡座与底座内卡牙实现两者的组合与拆分。
所述内杯与底座的接触面装置有防水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分拆式内胆泡茶器,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清洗方便,安全卫生。实用新型技术主要是针对螺旋分拆式内胆泡茶器部结构的革新和改进,它采用分部组合设计,用卡座和卡牙组合,使内胆部分可自由拆分,解决了传统泡茶器的存在的难以清洗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分拆式内胆泡茶器的局部结构图(实施例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分拆式内胆泡茶器的局部结构图(实施例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分拆式内胆泡茶器的局部结构图(实施例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分拆式内胆泡茶器的结构图(实施例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螺旋分拆式内胆泡茶器,如图1所示,包括:一、螺旋分拆式内胆部,二、外杯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分拆式内胆部分包括,上盖1、内杯2和底座3。所述所述上盖安置有出水按钮4,压力杆5。
实施例2:
一种螺旋分拆式内胆泡茶器,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下端有卡座A1,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外卡牙B1,通过旋转底座实现两者的组合与分拆。
所述内杯与底座中间装备有过滤网2,过滤网上设置有卡座A2,通过过滤网卡座与底座内卡牙B2实现两者的组合与拆分。
所述内杯与底座的接触面装置有防水胶圈C1。
所述的底座有滴漏口D,滴漏口安置有止水片C2,通过弹簧片F和止水块G来控制滴漏的开关。
实施例3:
一种螺旋分拆式内胆泡茶器,如图3、4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杯部分手柄上设置有平衡口a,所述内杯上盖上有导平扣b,通过导平扣b和平衡口a的扣合来实现螺旋分拆式内胆部分的与外杯部分之间的固定。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滨,未经陈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4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