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混流涡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03806.8 | 申请日: | 2009-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0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董复兴;朱爱国;韩国强;张晋东;冯云虎;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北方天力增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5/30 | 分类号: | F01D5/30;F01D5/14 |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 地址: | 03703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涡轮 | ||
1.一种高效混流涡轮,其特征是包括涡轮叶片、轮毂和轮盘;轮盘为半开式轮盘;涡轮叶片数为十二片,叶片的叶型曲线采用双方程模式,即:
沿涡轮轴线方向座标Z=0~15.3mm,
Z=15.3~70mm,
式中:θ为圆周角弧度;c1、b2、c2为方程待定系数,由叶片最大轴向高度Zm、涡轮出口平均直径D2p上的叶片安装角β2p和叶片包路角θb来确定,对于混流涡轮,一般的,Zm/D1P=0.4~0.5,β2p=30~40°;
D1P为涡轮进口平均直径,D2P=[(D2+Do2)/2]0.5;p1、p2、q2为方程指数,其值影响叶型曲线的曲率变化规律,一般为1.8~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混流涡轮,其特征是叶片厚度沿轮毂和外基圆柱的分布规律为:
Tg=5+0.491072*Z-0.02017862*Z2+0.00044202629*Z3
-0.000005076025975*Z4+0.0000000214671533*Z5mm (3)
Z=0~24.59mm,
Tw=1.8-0.0162668*Z (4)
Z=24.59~70mm,
Tw=1.4+0.069354*(Z-24.59)-0.0018687365*(Z-24.59)2
+0.00001189781*(Z-24.59)3(5)
式中:Tg为沿轮毂的叶片厚度,单位mm,
Tw为外基圆柱上的叶片厚度,单位mm,
Z为沿涡轮轴线方向座标,单位mm,
叶片上任意点的叶片厚度:
式中:T为叶片上任意点的叶片厚度,单位mm,
Tg,Tw为按(3)、(4)、(5)中方程求得的Tg,Tw值mm,
Rg为对应Z的轮毂半径,单位mm,
Rw为外基圆柱的半径,单位mm,
R为从Rg到Rw的任意半径,单位mm,
m为厚度控制指数,沿轴向为一变量:m=0.6+0.0021429*Z。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混流涡轮,其特征是涡轮叶片在进口段R≥Rx的修正区,按下式修尖:
T=Tx[0.5+0.003333(R-Rx)-0.14(R-Rx)2+0.08666647(R-Rx)3
-0.04(R-Rx)4](8)
式中:T为修正区的叶片厚度,单位mm,
Tx为按(6)中方程计算得出的对应Z、Rx点的叶片厚度,单位mm,
Rx为修正区的起始半径,单位mm,
R为修正区任意点的半径,单位mm,
沿bT1的进口叶片安装角的分布规律:
其中:为进口相对叶片安装角,
β1为进口叶片安装角,°,
β1max为最大进口叶片安装角,一般为20~25°,
b为相对进口叶片宽度,
B为任意一点的进口叶片宽度,单位mm,
bT1为最大进口叶片宽度,单位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混流涡轮,其特征是轮毂形状参数为:涡轮轮毂底弧半径R2=59mm,涡轮进口轮毂倾斜角度α2=30°,涡轮出口轮毂倾斜角度α3=5°,涡轮出口轮毂直径Do=φ40.6mm,涡轮进口轮毂直径Db=φ122mm,涡轮叶片轴向高度Zm=6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北方天力增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同北方天力增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8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移运石油钻机主机单元的自行走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茶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