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烟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3770.3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4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于俊令;于洪涛;于鸿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俊令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F24C15/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苏艳肃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烟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油烟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居家还是饭店,人们对于烹调所产生的油烟一般是以排风装置将其直接向室外排放。天长日久以后,排风口处污秽不堪,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状况,而且,由于其易燃性,也容易酿成火灾。现有技术中的油烟净化装置虽然可以将油烟净化,但是其具有用水量大的缺陷,而且所产生的大量油水混合污水需要再经油水分离处理过程才可向外排放,因而其使用成本很高而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水量小,且无需对污水进行污水分离处理的油烟净化装置,以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油烟净化装置是在壳体的前端面开有进风口,在壳体后端面开有出风口;在壳体内依次设置有使来自进风口的油烟气弥散的百叶板、将经百叶板弥散后的油烟气净化的喷雾机构以及将经喷雾机构净化后的油烟气进行水气分离的分离机构;在壳体前部设置有进水口和控制进水口启闭的浮漂;在壳体底板下方设置有储水槽,在壳体底板上设置有隔水板,在隔水板前、后的底板上分别设置有通向储水槽的泄水口和溢流口;在壳体后端设置有溢流排污口;所述喷雾机构包括供水管体、固接于供水管体上的喷雾嘴及向供水管体供水的供水泵,供水泵与储水槽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种结构,油烟气通过引风机排入本装置的进风口,经由百叶板将油烟弥散,弥散后的油烟气由喷雾机构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气体经过分离机构将其中的水份进行分离析出后经出风口排出。如此净化后的气体排放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也避免了火灾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由进水口向本装置壳体内供水,达到设定量时,由浮漂控制使进水口自动闭合,停止供水。供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经由供水管体输送至喷雾嘴雾化后喷出,对油烟气进行净化,含油水滴下落,经泄水口进入储水箱。由于油的比重轻于水,因此,储水箱内水体的上层为油层,在水循环过程中,油层自溢流口溢出至隔水板后方的壳体内,再经溢流排污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在水循环过程中,利用油水比重不同的原理,通过设置两次溢流过程,达到将循环水进行选择性排放的目的,使得水体利用率提高,不仅降低了水消耗量,而且省去了对污水进行油水分离的步骤,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油烟净化装置是在壳体2的前端面开有进风口1,安装时,进风口1与来烟烟道的引风机出风口相接。在壳体后端面开有出风口11向外排放净化后的气体。在壳体2上部依次设置有使来自进风口的油烟气弥散的百叶板3、将经百叶板3弥散后的油烟气净化的喷雾机构以及将经喷雾机构净化后的油烟气进行水气分离的分离机构。百叶板3可以直接依次固定在壳体内壁上,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是在壳体内壁上固定有插接槽,所述的百叶板3通过板框固定为一体,整体插接在插接槽内,以便于拆下进行清洗。所述的分离机构包括在被动轴6上设置的分离风扇7和分离网轮10,被动轴6通过轴承安装于轴套8内,轴套8通过连接支撑件9固定于壳体2内壁上。在壳体前部设置有进水口4和控制进水口启闭的浮漂19。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通过对浮漂19的高度进行设定来预设水量的多少。在壳体底板下方设置有储水槽14,在壳体底板上设置有隔水板16,在隔水板16前、后的底板上分别设置有通向储水槽14的泄水口15b和溢流口15a。为加工制造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泄水口15b和溢流口15a可以连通为一个水口,隔水板16设置于该连通水口上。在壳体后端设置有溢流排污口13,溢流排污口13可以直接开设于壳体后壁上,也可以开于壳体底板上,此时,需要在所述溢流排污口13的前方底板上设有溢流挡板12,这种结构可以使污水排放更为通畅。所述喷雾机构包括供水管体18、固接于供水管体上的喷雾嘴5及向供水管体供水的供水泵17,供水泵与储水槽14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俊令,未经于俊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冲刷耐火预制砖
- 下一篇:节能型自由侧翻式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