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耕播种机复合开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3685.7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076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韩广森;孟德胜;薛荣;孟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中天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5/06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彩琴;任林芳 |
地址: | 030006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播种机 复合 开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播种机开沟器,具体涉及一种旋耕播种机复合开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旋耕播种机开沟器由排种管、排肥管、铲尖、散种板组成,有种肥同沟和侧施肥两种,在土壤流动性差时,两种开沟器都不能将种子和化肥完全分离,从而造成烧种现象发生。并且,在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地表秸秆覆盖量大时,通过性能差,容易形成壅堵,造成播种效果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旋耕播种机开沟器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通过性差和不能有效实现种肥分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旋耕播种机复合开沟器,不仅能够将形成壅堵的秸秆分开,还可以将种子、化肥的距离保证分离在3cm以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耕播种机复合开沟器,包括作为开沟器铲柄且底端设开沟器铲尖的排肥管,排肥管前部安装分草板,排肥管后部设置排种管,排种管的出种口设于排肥管的出肥口的侧后方,出种口和出肥口之间设置隔离板。分草板前端面为圆弧形,能够确保不挂草、并将种子和化肥分离。
排种管的出种口与排肥管的出肥口的纵向高度差为4~6cm,通常为4cm。
排肥管为矩形钢管,同时作为开沟器铲柄,底端为开沟器铲尖,在排肥管前设置圆弧形分草板,分草板与旋耕刀接近,利用旋耕机刀的旋转,将开沟器前的秸秆分开并滑向两侧,流向后方,达到解决秸秆壅堵的目的。排肥管的出肥口垂直向下,并且在排种管的出种口的前下方。排种管的出种口偏向一侧,并且高于出肥口。在种肥沟之间设置长方形的隔离板,当肥料、种子分别落入肥沟、种沟后,在隔离板的保护下种子不会落入肥沟,而且,出肥口在出种口前方,土壤可以先行覆盖化肥,然后覆盖种子,同时,隔离板在种子、化肥保证分离且覆盖后,随播种机前行抽出,达到保证种子、化肥分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在地表秸秆覆盖的情况下解决播种机壅堵问题的同时,解决深施肥问题,结构简单,可应用于农作物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同时也可应用于一般农作物播种技术,能够确保不挂草、并将种子和化肥有效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图中箭头方向为土壤流动示意图)。
图5播种时的种肥关系图。
图中:1-分草板,2-排肥管,3-排种管,4-隔离板,5-出肥口,6-出种口,7-肥料,8-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旋耕播种机复合开沟器,包括作为开沟器铲柄且底端设开沟器铲尖的排肥管2,排肥管2前部安装分草板1,分草板1前端面为圆弧形。排肥管2后部设置排种管3,排种管3的出种口6设于排肥管2的出肥口5的侧后方,出种口6和出肥口5之间设置隔离板4。
出种口6与出肥口5的纵向高度差为4~6cm,通常为4cm。
如图1、2中,圆弧形的分草板1焊接在排肥管2上,排肥管2在排种管3的前方,出肥口5垂直向下。排种管3与排肥管2焊接在一起,出种口6在出肥口5的侧后方,并高于出肥口4cm,在出种口6与出肥口5之间焊接有长方形的隔离板4。
如图3所示,出肥口1垂直向下并在出种口2前方,出种口在出肥口侧后方。
如图4所示,播种机在前行中,当肥料落入肥槽后,隔离板4阻止种子一侧的土壤落入,利用这一时间差,使肥料一侧先行覆盖,随后,将种子覆盖的同时抽出隔离板4,使种子、化肥确保分离状态。
如图5所示,肥料7、种子8落入肥沟、种沟后所形成的相对位置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天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中天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6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充电轮胎温压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开放式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