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抓斗成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3499.3 | 申请日: | 200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340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曹蓝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蓝天 |
主分类号: | E02F3/47 | 分类号: | E02F3/47;E02F5/2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08山西省太原市尖***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抓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桩基施工成孔装置,特别是一种用重锤冲击、弹簧蓄能、抓斗抓取泥渣的地下抓斗成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大量采用灌注桩,灌注桩地下成孔也是多种多样,主要采用人工挖孔、机械洛阳铲成孔、冲抓成孔、正反循环回转钻孔、冲击钻孔、旋挖机成孔等。地基处理非挤土深基灌注桩施工中,人工挖孔存在安全隐患,施工进度慢,对地质适应性差,遇到水位高及流沙的地质条件不适用。机械洛阳铲成孔法只适应小直径桩孔干成孔,对地质适应性差。冲抓成孔原理类同于机械洛阳铲,均利用卷扬为动力,利用自由落体冲击土体,再利用滑轮变幅将抓斗抓瓣闭合后将土提出地面。由于现有抓斗在斗内安装多个滑轮,实际应用中钢丝绳很容易出滑轮道,如果不是干成孔,滑轮组在泥水中不能正常运转。由于现有抓斗是利用冲击后再抓土,所以泥浆护壁成孔时,在泥浆的悬浮作用下,冲击力大大降低。由于种种原因冲抓成孔没有大面积推广。采用正反循环钻孔、冲击钻成孔法泥渣处理量大,钻挖出来的泥渣中水份较高,弃土较为困难,泥渣提升速度慢,而且不能直接提升渣石,施工效率低下,泥浆池占地面积大,污染环境严重。现已不适应城市内施工。旋挖机成孔法,虽然提高了工效,但由于钻斗在地下装泥渣后必须将钻斗提出地面卸掉泥渣后再伸入地下,这样桩孔越深效率越低,受到桩孔深度的限制。旋挖机结构复杂、设备庞大、价格昂贵。如日本加藤生产的20HR钻斗钻机,德国宝峨公司生产的BG系列旋挖机,国内三一重工生产的SYR系列旋挖机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地下成孔装置,在实际使用中,有的装置在打孔时存在着安全隐患、施工进度慢;有的装置结构不合理、适应性差;有的装置泥渣处理量大设备庞大、价格昂贵等问题。为此,提供一种体积小、造价低、适应性好、泥渣处理量少、安全可靠的地下抓斗成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现有冲击抓斗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并提出了上述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包括钢丝绳活结、刮土及导向器、中心柱、钢丝绳、锤斗连杆上挂耳、动力锤、棘棒、锤斗连杆、动力弹簧限位套、棘棒爪箱、动力弹簧、锤斗连杆下挂耳、抓斗顶板、中心柱限位套限、密封袋、拉紧中心轴、抓瓣、棘棒爪回位弹簧、棘棒爪、棘棒爪连杆、棘棒爪轴以及棘棒爪轴密封圈等。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在于钢丝绳活结上由一条钢丝绳连接地面动力卷扬机,下由两条钢丝绳连接有套接在中心柱外的动力锤上,刮土及导向器由螺栓连接在中心柱的顶端,在动力锤上安装有锤斗连杆上挂耳和锤斗连杆,在抓斗顶板上面安装有锤斗连杆下挂耳,在中心柱中下部安装有棘棒爪箱,棘棒爪箱内安装有棘棒爪回位弹簧、棘棒爪、棘棒爪连杆、棘棒爪轴、棘棒爪轴密封圈,在中心柱的下部套接有动力弹簧并穿过抓斗顶板中心后由中心柱限位套定位,动力弹簧外装有动力弹簧限位套,在中心柱下部装有密封袋,密封袋下部安装在拉紧中心轴上,棘棒与拉紧中心轴连接并一同装在中心柱中,棘棒穿过棘棒爪箱于棘棒爪接触,拉紧中心轴下部同抓瓣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优点与积极效果在于借助于地面动力卷扬机的唯一的一根钢丝绳来完成地下抓斗成孔的全部过程。从抓斗起吊、抓瓣张开、抓斗下冲、动力锤打击、抓瓣入土到抓瓣收拢、取土、起吊出坑、卸土一次完成。有效地避免了人工挖孔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进度慢,对地质的适应性差的问题。解决了机械洛阳铲成孔法只适应小直径桩孔干成孔的缺点。解决了冲抓成孔滑轮实际应用中钢丝绳很容易出滑轮道不能正常运转、实际操作不方便问题。解决了由于现有抓斗是利用冲击后再抓土,所以泥浆护壁成孔时,在泥浆的悬浮作用下,冲击力大大降低问题。实现了一种体积小、造价低、适应性好、泥渣处理量少、安全可靠的地下抓斗成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用于在城市内进行建筑桩基施工成孔时,由于采用一根钢丝绳完成地下抓斗成孔的全部过程,避免了桩基施工成孔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桩基施工的成孔效率,而且结构合理紧凑,特别适应于城市内各种场合的建筑桩基施工成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锤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锤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棘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棘棒爪箱的主视结构示意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棘棒爪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柱下端、限位套、密封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刮土及导向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蓝天,未经曹蓝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