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土壤恒压入渗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3433.4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4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生;张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土壤 入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便携式土壤恒压入渗仪,主要应用于研究山地或平原岩土入渗能力和入渗过程,属于农业节水蓄水的小型水文资料测定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现场测定岩土入渗的装置主要是双环入渗仪,该装置结构简单,相对单环入渗仪而言,避免了侧渗对一维垂直入渗的影响,其测定方法主要是,通过测定内环中的水位变化来计算入渗总量及入渗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观测水位需要俯视,因此很难对水位变化进行准确计算,同时需要在内环中不断的加水,给试验带来一些人为的误差。马氏瓶与双环入渗仪相连,虽然解决了恒压入渗问题,但由于马氏瓶外出携带不便,同时供水量较小,在实际应用中还很难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在传统双环入渗仪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自动化程度高的岩土入渗装置,以加强岩土入渗的监测力度,并提高其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便携式土壤恒压入渗仪,其特征包括:两个套装的内、外环,所述的内环是一个中间分隔上下敞口环状容器,上下两个空间由连接管连通,内环上空间的柱面设置连通的水位标尺,内环上口延伸设置伸缩管。
所述的便携式土壤恒压入渗仪,所述的伸缩管设置有活动支架。
所述的便携式土壤恒压入渗仪,所述的伸缩管与内环上口套接。
所述的便携式土壤恒压入渗仪,所述的伸缩管与内环上口设置套接卡环。
所述的便携式土壤恒压入渗仪,所述的连接管在内环外设置有控制阀,内环下空间内设置有浮球阀。
本实用新型与目前所应用的测定方法相比技术进步效果表现在解决了传统双环入渗仪需要多次加水的技术难题,以及马氏瓶野外携带不便的问题,根据水力学原理,利用伸缩管和恒压装置,使水文数据的连续监测成为可能,避免了入渗过程中多次加水对测定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测定精确度。本实用新型的测定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运行管理方便,更佳适用于野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便携式土壤恒压入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伸缩管 2、活动支架 3-1、内环上空间 3-2、内环下空间
4、控制阀 5、连接管 6、浮球阀 7、地面 8、水
9、外环 10、卡环 11、水位标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土壤恒压入渗仪的创新点是:将内环分隔为两个空间,利用伸缩管和恒压浮球阀,使水文数据的连续监测成为可能,避免了入渗过程中多次加水对测定精度的影响,。具体方案是将两个套装的内、外环的内环设计成为一个中间分隔上下敞口环状容器,上下两个空间3-1、3-2由连接管5连通,内环上空间3-1的柱面设置连通的水位标尺11,内环上口延伸设置伸缩管1。
为了便于携带和支撑,伸缩管1设置有活动支架2,实际应用时伸缩管1与内环上口3-1设置套接卡环10套接。
所述的便携式土壤恒压入渗仪的连接管5在内环外设置有控制阀4,内环下空间3-2内设置有浮球阀6。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具体应用实施例是:测试之前,首先通过卡环10将伸缩管1与内环3-1上口连接,并通过支架2将伸张开的伸缩管1固定;然后通过橡胶塞安装固定水位标尺11;在控制阀4关闭的情况下,往伸缩管1中灌水至顶部,同时向外环9中灌水,记录此时水位标尺11的读数,其后打开控制阀4,入渗试验过程开始。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水位标尺进行读数,并保持外环内始终有水,以防止内环中的水外渗。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有如下计算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4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钨/铬青铜自力型整体触头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车床翻转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