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体密封单体液压支柱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3375.5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0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峰;李玉玲;李春英;李美岩;张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邯郸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45 | 分类号: | E21D15/45 |
代理公司: |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13117 | 代理人: | 薛建铎 |
地址: | 056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密封 单体 液压 支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用单体液压支柱,特别是一种整体密封单体液压支柱。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煤矿炮采、高档普采工作面及综采巷道支护的单体液压支柱,在结构、密封、防腐方面存在着以下缺点:
1、在结构方面:现有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的注液位置随着活柱体的升高而变化,在使用中注液操作不方便;由于单体存在柱头和活塞,活柱体的行程小;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油缸与底座连接处容易出现喇叭口。
2、在密封方面:现有单体液压支柱的密封采用传统的密封圈密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漏液现象严重,返修率高;密封圈对加工件的沟槽尺寸和形位公差的要求很高,加工精度要求高。
3、在防腐方面:现有单体液压支柱的主要零部件缸筒内壁采用镀锡青铜,活柱体则采用镀锌、军绿钝化等防腐措施。采用电镀防腐措施,存在三方面缺点,一是大多数电镀设备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危害大;二是因为此工序为特殊工序,对镀层的厚度、孔隙率等要求很高;三是电镀层很容易脱落,造成支柱性能失效,防腐效果不如不锈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三用阀的注液位置固定、活柱体的行程大,能够杜绝在使用过程中装底座端油缸喇叭口现象,且密封性能好、返修率低,能够显著提高单体防腐效果的整体密封单体液压支柱,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整体密封单体液压支柱,由铰接顶盖、芯子组件、活柱体、手把体、三用阀、油缸体和复位弹簧构成,活柱体由下部带有台肩的加长段和活柱筒组成,油缸体由缸筒、底座、弹簧挂钩、接头座和通液管组成;加长段的上部通过三个弹性圆柱销与铰接顶盖连接,加长段的下部台肩处与活柱筒的上端焊接,加长段的内部设有芯子组件,芯子组件的下部外圆柱面通过挡圈及O型密封圈与加长段密封;手把体设置在缸筒的上端缸口处,手把体的上部通过防尘圈、前导向环与活柱筒之间相对滑动,其下部通过连接钢丝与缸筒的缸口连接在一起;复位弹簧的一端挂在芯子组件上,另一端挂在底座的弹簧挂钩上,其特征是:接头座安装在手把体下方的缸筒外圆柱面上,三用阀安装在接头座内,压力液体通过三用阀、通液管、底座进液孔进入底座油缸内腔,缸筒的下端通过焊接与底座相连接,活柱筒的下端外圆柱面上设有导向、密封沟槽,后导向环直接浇铸在导向沟槽内,密封件直接浇铸在密封沟槽内,使后导向环及密封件与活柱筒为一整体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缸筒的内圆柱面和活柱筒的外圆柱面均通过氩弧焊接方式与一层铠装不锈钢套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1)三用阀安装在手把体下方的缸筒外圆柱面上的接头座内,三用阀的注液位置是固定的,克服了传统单体三用阀的注液位置随着活柱体的升高而变化的缺点;2)活柱体直接与铰接顶盖连接,底座采用焊接方式与缸筒连接,增大了活柱体的行程,杜绝了在使用过程中装底座端油缸喇叭口现象;3)去掉活塞,节省了原材料,减少了连接及密封环节,密封直接浇注在活柱筒上,使原来的活塞密封成为活柱筒上整体密封,密封性能好、返修率很低,且克服了国产密封圈质量不稳定,经常由于密封圈漏液更换密封圈等缺点;4)在防腐方面,铠装不锈钢套在单体的应用,比传统的单体电镀防腐效果提高2-3倍。且铠装成本与电镀成本基本持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邯郸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邯郸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3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锚杆巷道前探支护装置
- 下一篇:抽油机辅助节能抽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