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孔无残液过滤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02747.2 | 申请日: | 200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5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超;张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波特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50 | 分类号: | B01D29/5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贰群 |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无残液 过滤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孔过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医药化工等行业生产中应用的微孔过滤机,都是只有上部设置过滤元件,物料通过上部过滤元件流出以后,其下部盲区中的液体无法排出,因而无法彻底压干罐体内的残留物,不利于干渣排放及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孔无残液过滤机,它可以在过滤分离过程中一次性彻底压干罐内的残液,排放干渣,可提高过滤质量及效率,有利于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孔无残液过滤机,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进料管,罐体内腔上部和/或中部设置有数只或数十只微孔过滤元件,微孔过滤元件的内腔连通出液口,其特征在于:罐体内腔的下、底部设置有渣压干微孔过滤元件,渣压干微孔过滤元件的内腔连通排液口,罐体内腔的上部设有进气口和阀及放气阀,罐体下部设有除渣门。
下、底部渣压干微孔过滤元件为筒状,底朝上,口朝下安放为佳。也可安放板状过滤元件、球冠式过滤元件等。
所述的除渣门具有下封头盖结构为佳,渣压干微孔过滤元件可为筒状,底朝上,口朝下装在下封头盖上,渣压干微孔过滤元件的内腔和下封头盖的空内腔连通,该空内腔和排液口连通。
所述的罐体下部设有收锥结构为佳,更有利于渣滓向下排放,收锥结构侧壁根部设有排污口。
所述的进气口和阀设在进料管的侧面为佳。
所述的微孔过滤元件和/或渣压干微孔过滤元件为不锈钢烧结金属微孔过滤元件为佳。也可用青铜、哈氏合金、蒙乃尔合金、INCONEL600或钛粉末等烧结微孔过滤元件等。
所述的罐体上部设置有压力表及压力容器视镜为佳。
所述的下封头处排液口通过不锈钢金属软管与汇集管上的接口相连,其间加装视镜和阀门,为佳。
所述的罐体内腔上部和/或中部的微孔过滤元件为多排竖向放置为佳,每排微孔过滤元件的内腔均和分组排管内腔连通,每根分组排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均通到罐外并均通过阀门和总汇集管连通,总汇集管和出液口连通。
所述的罐体内腔上部和/或中部的微孔过滤元件为筒状,底朝下,口朝上,每排微孔过滤元件的内腔均和其上部的分组排管内腔连通,为佳。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可以在过滤分离过程中一次性彻底压干罐内的残液,排放干渣,可提高过滤质量及效率,有利于环保。尤其适合在医药化工等行业生产中应用。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详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1~图4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下封头盖,2-螺栓,3-螺母,4-汽缸,5-微孔过滤元件,6-耳式支座,7-上连接口,8-检样口,9-(机外)总汇集管,10-阀门,11-管路视镜,12-螺栓,13-螺母,14-摇臂,15-上封头盖,16-放气阀,17-压力容器视镜,18-压力表,19-管路视镜,20-(压干)进气口和阀,21-进料管,22-反冲口,23-出液口,24-反吹口,25-(下、底部的)渣压干微孔过滤元件,26-排污口,27-排液口,28-活接头,29-分组排管,30-排管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该微孔无残液过滤机,罐体上设有进料管21,罐体内腔上部设置有数只或数十只微孔过滤元件5,微孔过滤元件5的内腔连通出液口23(以上可用已有技术),罐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渣压干微孔过滤元件25,渣压干微孔过滤元件25的内腔连通排液口27,罐体内腔的上部设有进气口20及放气阀16,罐体下部设有除渣门。除渣门具有下封头盖1,渣压干微孔过滤元件25为筒状,一端封闭,即底朝上,口朝下装在下封头盖1上,渣压干微孔过滤元件25的内腔和下封头盖1中的空内腔连通,该空内腔和排液口27连通。罐体下部设有收锥结构,收锥结构侧壁根部设有排污口26。进气口20设在进料管21的侧面。微孔过滤元件和渣挤干微孔过滤元件均为不锈钢烧结金属微孔过滤元件。罐体上部设置有压力表18及压力容器视镜17。罐体内腔上部和/或中部的微孔过滤元件5为多排竖向放置,每排微孔过滤元件5的内腔均和分组排管29连通,每根分组排管29一端封闭,另一端均通到罐外并均通过阀门10和总汇集管9连通,总汇集管9和出液口23连通。微孔过滤元件5为筒状,底朝下,口朝上,每排微孔过滤元件5的内腔均和其上部分组排管29内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波特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波特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2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