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向可靠传爆、逆向可靠拒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2278.4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214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峰;王高宏;任流润;张虎成;刘瑞生;李建民;蔺庆元;王晨霞;李翠萍;陈永宁;霍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江阳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22 | 分类号: | F42B3/22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王瑞玲 |
地址: | 030041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向 可靠 逆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爆领域,具体为一种正向可靠传爆、逆向可靠拒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常情况下,爆炸产品在一端引爆后通过正向传爆达到所需要的目的,但是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产品的正、逆向都是可以相互传爆的,比如在产品一端还没有引爆的时候,其中间某段在外界影响下先引爆,并开始正、逆向传爆,而位于引爆端的操作者没有察觉到,这样就容易对操作者构成极大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传爆产品由于结构不合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正、逆向均可传爆,很容易对操作者造成人身伤害的问题,提供一种正向可靠传爆、逆向可靠拒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正向可靠传爆、逆向可靠拒爆装置,包括装有爆炸体的型腔,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型腔内至少设有一个正逆向空壳,该正逆向空壳的纵截面在沿型腔的逆向拒爆方向上有一顶角α。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当在型腔的逆向拒爆端引爆爆炸体后,正逆向空壳能对爆炸产生的能量波起汇聚作用,使能量波更集中、连续的沿正向方向传爆,而且传爆速度较快;当型腔其它部位的爆炸体意外引爆后,正逆向空壳除了能使爆炸产生的能量更集中的沿正向方向传爆外,还可以阻止逆向方向的能量传递,这样对位于型腔逆向拒爆端的操作者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安全性较高。
所述正逆向空壳呈全封闭状或半封闭状,当为半封闭状时,正逆向空壳面向正向传爆端的部位为开放式。
所述正逆向空壳的纵截面顶角为0°<α<180°,经实践验证,只有正逆向空壳的纵截面在沿型腔的逆向拒爆方向上具有一定夹角的,其正向传爆、逆向拒爆的效果最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装有爆炸体的型腔内增设了一个正逆向空壳,使得型腔在爆炸时具有正向可靠传爆、逆向可靠拒爆的双重作用,避免了对操作者造成人身伤害,安全性较高,而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应用领域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正逆向空壳的全封闭纵截面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图1中正逆向空壳的全封闭纵截面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1中正逆向空壳的全封闭纵截面示意图之三
图5为图1中正逆向空壳的半封闭纵截面示意图之一
图6为图1中正逆向空壳的半封闭纵截面示意图之二
图7为图1中正逆向空壳的半封闭纵截面示意图之三
图中:1-爆炸体 2-型腔 3-正逆向空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正向可靠传爆、逆向可靠拒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装有爆炸体1的型腔2,型腔2内至少设有一个正逆向空壳3,正逆向空壳的位置可在型腔中间,也可位于型腔两端,当多个型腔叠加连接时,正逆向空壳还可当作连接件置于两个型腔之间,该正逆向空壳3的纵截面在沿型腔2的逆向拒爆方向上有一顶角α,该顶角为0°<α<180°,在制作时,正逆向空壳3可为全封闭状,也可为半封闭状。上述结构中,型腔可为柱体、锥体、圆球体及其它变形体;正逆向空壳可采用塑料、工程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及铜、铝、铁等金属材料加工成型,如图2、5所示,正逆向空壳纵截面形状为锥形,如图3、6所示,正逆向空壳纵截面形状为半球形,如图4、7所示,正逆向空壳纵截面形状为不规则形状,只要保证在逆向拒爆方向上有一顶角α即可,而且经过试验验证,正逆向空壳纵截面断面长L的取值范围为1cm≤L≤100cm,纵截面断面宽T的取值范围为1cm≤T≤100cm;正逆向空壳可与型腔紧密配合,也可留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江阳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江阳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22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