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01521.0 | 申请日: | 2009-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3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芦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芦书鹏 |
| 主分类号: | F23B10/00 | 分类号: | F23B10/00;C10B53/02;F23J15/04;F24H1/40;F24H9/18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温彪飞 |
| 地址: | 030600 山西省晋中***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煤气化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常压热水锅炉,尤其指一种燃煤气化的常压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锅炉多数采用燃煤直烧锅炉,由于这种锅炉存在燃烧不完全,冒黑烟的问题,近年来受到许多限制。针对该问题研制出的煤气化或半煤气化燃煤锅炉部分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存在着点火困难、煤气热值低、水份大等,有时还出现延时点火或无法点燃的情况。中国专利02291912.0公开了一种“双炉膛炉内气化燃烧一体化固定炉排燃烧锅炉”,该锅炉采取了双炉膛设计,即一个煤气化燃烧炉膛和一个旋流燃尽炉膛。原煤在煤气化燃烧炉膛内经缺氧燃烧产生煤气,然后与二次风混合喷射进入旋流燃尽炉膛继续燃烧。中国专利200420091412.2公开了一种“双炉膛燃煤气化锅炉”,该锅炉通过一道隔墙将炉膛隔为前后两个炉膛,使燃煤在前炉膛气化,后炉膛燃烧。可提高热效率和消烟除尘。这两种燃烧气化锅炉原理基本相同,均是在一个炉膛内产生煤气,另一个炉膛内燃烧。存在的不足是烟气行程短,烟气中颗粒物随同烟气排入大气污染环境。另一个不足是由于自生煤气的不稳定性,煤气浓度经常波动,导致煤气燃烧炉膛内温度波动,甚至断气停燃的情况。该类锅炉的第三个不足是均采用立式结构、正燃烧方式,这种结构与燃烧方式的锅炉烟气行程较短,热能利用不足,同时也造成污染物颗粒沉降路程短,颗粒物排放较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解决了炉膛燃烧温度不均;烟气行程短,热能利用不足燃料燃烧不完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隔墙,在隔墙两侧分别为煤气发生室和火焰返燃室,隔墙上部有煤气通道,其特征在于火焰返燃室内设置有火管炉排和二次风进口。
一种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下部有明火口,所述明火口的位置与煤气发生室的燃烧层等高。
一种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其特征在于煤气发生室内的炉排为倾斜设置。
一种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为卧式结构,煤气发生室与火焰返燃室置于炉体一侧,炉体另一侧依次为水管受热室与火管受热室和排烟道,在火焰返燃室与水管受热到之间有出火口。
一种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其特征在于排烟道内设有除尘板与喷淋系统。
一种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其特征在于出火口位于火焰返燃室的下部。
一种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其特征在于水管受热室上部设置有进风口。
一种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其特征在于在煤气发生室和火焰返燃室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旁通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由于在燃气炉膛内设置了火管炉排和二次风进口,使燃气炉膛同时还作为第二燃煤炉膛,使气、煤在同一炉膛燃烧,提高了燃料的燃尽率并大大提高了炉膛温度,保证了锅炉炉膛稳定供热。在隔墙下部设置明火口,可使煤气发生室燃烧产生的热能导入锅炉受热区,避免了热能浪费。炉体采用卧式结构,延伸了火焰及烟气通道,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墙下部有明火口的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结构示意图
图3是炉排倾斜设置的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炉体 2-空气入口 3-炉排 4-煤气通道 5-煤气发生室6-二次风口 7-隔墙 8-旁通口 9-排烟道 10-喷淋系统 11-除尘板12-火管受热室 13-水管受热室 14-火焰返燃室 15-明火口 17-出火口18-水管炉排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煤气化联燃锅炉,有一个卧式炉体1,在炉体1的左侧为炉膛,该炉膛中间有一个隔墙7将炉膛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煤气发生室5,另一部分为火焰返燃室14,在隔墙7的上部设有煤气通道4使煤气发生室5与火焰返燃室14相通。煤气发生室5的下部有炉排3,炉排下部有空气入口2。火焰返燃室14内设有水管炉排18和二次风口6。炉体1的右侧与火焰返燃室14相邻的依次为水管受热室13和火管受热室12。其中火焰返燃室14与水管受热室13间有出火口17,该出火口17位于火焰返燃室与水管受热室的下部,水管炉排18置于出火口17上沿附近。在水管受热室上部还设有进风口。排烟道9的底部与火管受热室12下部连通。在排烟道内设有有除尘板11,除尘板上部有喷淋系统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芦书鹏,未经芦书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1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后加工设备
- 下一篇:间隙式布置发动机冷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