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列环式垂直火道圆孔焙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1455.7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3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建国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6002山西省朔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列 垂直 圆孔 焙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列环式垂直火道圆孔焙烧炉,它属于一种用于炭素电极制品生坯在填充料保护下专门进行高温处理的加热炉。
背景技术
焙烧炉是炭素电极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目前,多数电极生产厂家采用的焙烧炉是长形环式焙烧炉,长形环式焙烧炉存在的问题是,火焰只能在火墙内移动,炭素电极只能两个侧面受热,存在着同一根电极四周温度受热不均匀的情况,因此,现有的长形环式焙烧炉存在着炭素电极受热不均匀和炭素电极质量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长形环式焙烧炉存在着炭素电极受热不均匀和炭素电极质量差的技术难点,并提供一种能使炭素电极受热均匀和生产的炭素电极质量好的并列环式垂直火道圆孔焙烧炉。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难点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并列环式垂直火道圆孔焙烧炉,包括烟气总管和煤气总管,其中:它还包括若干个焙烧室、移动式烟气支管和移动式煤气支管,在焙烧室的四周设有四个垂直火道,烟气总管设在焙烧炉的一侧,煤气总管设在烟气总管的一旁,移动式烟气支管设在焙烧室端墙顶部其出烟气口与烟气总管的进烟气口相连,移动式烟气支管的进烟口与垂直火道的烟气出口连接,移动式煤气支管设在焙烧室端墙顶部其进煤气口与煤气总管的出煤气口相连,移动式煤气支管的煤气出口与垂直火道的煤气入口相连。
所述移动式烟气支管的数量为1至4根,移动式煤气支管的数量为1至4根。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的焙烧炉,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在焙烧室的四周设置了四个垂直火道,这样可保证每根电极四周能均匀受热,生产出的炭素电极质量好。
2、能充分利用炉室的余热,把高温炉室排出的烟气抽出送入低温炉室,加热其中的焙烧品,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并列环式垂直火道圆孔焙烧炉,包括烟气总管7和煤气总管6,其中:它还包括60个焙烧室1、移动式烟气支管5和移动式煤气支管4,在焙烧室1的四周设有四个垂直火道,烟气总管7设在焙烧炉的一侧,煤气总管6设在烟气总管7的一旁,移动式烟气支管5设在焙烧室端墙顶部其出烟气口与烟气总管7的进烟气口相连,移动式烟气支管5的进烟口与垂直火道的烟气出口3连接,移动式煤气支管4设在焙烧室端墙顶部其进煤气口与煤气总管6的出煤气口相连,移动式煤气支管4的煤气出口与垂直火道的煤气入口2相连。垂直火道的烟气出口3与垂直火道的煤气入口2为同一个孔口,当焙烧室1为高温炉室时,垂直火道设在炉面的孔口为煤气入口2;当焙烧室1为低温炉室时,垂直火道设在炉面的孔口为烟气出口3。在高温炉室时从四个煤气入口2中喷入煤气,同时从低温炉室的四个烟气出口3中抽烟气,这样炉室周围温度可以达到均匀,使每根电极的四周也可以均匀受热。
上述移动式烟气支管5的数量为1至4根,移动式煤气支管4的数量为1至4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建国,未经武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1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