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苗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1089.5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1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季晓红;陈淑梅;周传有;蒋国军;程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国军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62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器具,主要涉及一种手工操作使用的移苗半化机具。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单位面积上的保苗株数,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在播种作业出苗后,都需要对田间缺苗位置进行补苗作业。补苗时多是从苗距过小处取苗然后移栽至缺苗处。由于目前尚无专用取苗、移苗栽植专用工具,只能采取人工挖取、栽植方法,造成株苗根土松散丢失,栽后需缓苗,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同时,取移苗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作业的实际需要,设计提供一种专用的移苗器,达到取苗、栽苗质量好、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一种移苗器,在手杆总成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上分别固装主手柄和筒体,回位控制手柄铰装在手杆总成上,在推苗杆内侧部和外侧部上分别固装支撑杆、推苗片和滑套,且整体配装在筒体腔内,推苗片位于支撑杆下方,在推苗片中心部位处设有通孔,摇杆可摆动地铰连在手杆总成下侧部位上,连杆两端分别铰连在回位控制手柄一端和摇杆一端部上,驱动杆两端分别与摇杆另一端和支撑杆铰连,拉簧两端分别连接在手杆总成和摇杆上。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人力手工操作使用的半机械化作业工具,取、栽株苗时,株苗与根系土壤一并取出并同时移栽,消除了株苗移栽后的缓苗过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作业效率高、移栽质量好、操作简捷、劳动强度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移苗器总体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主手柄、2、连杆、3、拉簧、4、筒体、5、支撑杆、6、滑套、7、推苗杆、8、推苗片、9、驱动杆、10、摇杆、11、手杆总成、12、回位控制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移苗器,在手杆总成1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上分别固装主手柄1和筒体4,回位控制手柄12铰装在手杆总成11上,在推苗杆7内侧部和外侧部上分别固装支撑杆5、推苗片8和滑套6,且整体配装在筒体4腔内,推苗片8位于支撑杆5下方,在推苗片8中心部位处设有通孔,摇杆10可摆动地铰连在手杆总成11下侧部位上,连杆2两端分别铰连在回位控制手柄12一端和摇杆10一端部上,驱动杆9两端分别与摇杆10另一端和支撑杆5铰连,拉簧3两端分别连接在手杆总成11和摇杆10上。
作业使用时,先用本器在缺苗处将土取出,作成苗坑,取土时,手握主手柄1将筒体4下侧部用力压入土壤相应深度,同时进入筒体4下侧部的土壤将推苗片8、推苗杆7、支撑杆5及滑套6一并在筒体4内上移到位,同步通过驱动杆9、摇杆10、连杆2使回位控制手柄12转动,此时用手把住回位控制手柄12整体移动本器,在空地处松开回拉控制手柄12,在拉簧3拉力作用下,经摇杆10、驱动杆9向下推动支撑杆5、推苗杆7、推苗片8将筒体4内的土壤排出。然后用与上述操作方法相同的操作,对准株苗将株苗和根土一并取出后,移栽至上述准备好的苗坑内,踏实即可。由于株苗根土一并取出并移栽,株苗无缓苗期,加快了作物生长发育。推苗片8中心部位的通孔可避免对株苗在取苗、移苗作业过程中的挤压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国军,未经蒋国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1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