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高增益宽频带全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1016.6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6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冬;李迎松;李渠塘;杨倩;吴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21/08 | 分类号: | H01Q21/08;H01Q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移动 通信 增益 宽频 全向天线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通信,移动通信领域内所有通信网络中作为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宽频带全向天线。
(二)背景技术
由于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电子信息设备朝着多功能化,小型化,超宽带以及与周围环境友好协调的方向发展,这使得宽频带,小型化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它涉及到天线的宽带阻抗匹配技术,天线的加载技术,天线的电抗补偿技术,小天线外形的优化设计等先进技术和工艺。同时解决现有天线的一些缺点:(1)目前要求天线的增益比较高,比如要求有6-9dBi的增益,而已有的天线大多数是偶极子天线和单极子天线,方向图上下相等,所以有一部分电波被消耗,因此曾一比较低。(2)目前用户使用的天线要求小型化,要求移动用天线能很好的安装在路灯、草坪灯、以及广告标语牌等场合,因此天线的小型化成为现代移动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3)现在的通信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移动通信使用的天线要求既能实现向下兼容,有要求实现共站共址,已解决现有的资源紧缺现象。目前的天线不能满足现在的通信需求,特别是双频宽频带高增益天线达不到要求。(4)目前的小区覆盖和美化天线,大多采用单极子天线和偶极子天线,频带的控制比较困难,同时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要求天线的设计灵活,能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因此把多个频段的天线集成为一种天线结构,设计超宽带天线是当今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实现设备小型化的主要动力。以往的天线产品是针对不同的工作频段进行设计的,一般尺寸和体积都比较大,各不同的通信系统独立设计,能否兼容或兼容的程度取决于天线系统的带宽及成本。而且开发的产品都是定向天线产品,虽然也有为数不多的宽频带全向天线产品,但是结构复杂,设计繁琐,通用性差,加工成本高,且性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宜推广,这个移动通信小区覆盖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开发多频段,小型化,结构简单,设计灵活,成本低廉的宽频带全向天线是当今研究的重中之重。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和高的增益、结构简单的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高增益宽频带全向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主馈线6穿过下固定底座2进入支撑铜管14连接功分器16,功分器16的输出端口分成2-6路分别给2-6个辐射单元馈电;每个辐射单元包括上阵子7和下阵子7’,上阵子7和下阵子7’均有两个内套筒8和8’和一个外套筒29;各路馈电电缆的长度相等,给各个辐射单元进行等幅同相馈电,各路馈电电缆进入各个辐射单元的下阵子7’的套筒的下边沿分别给各辐射单元馈电,馈电电缆的外导体13和每个辐射单元的下阵子7’的外套筒连接构成馈电的负端,馈电电缆的内导体12和每个辐射单元的上阵子7的外套筒边沿连接馈电。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
1、上阵子7和下阵子7’中间有塑料球支撑5,且间隙可调节。
2、上阵子7带有垂直补偿片9,并且垂直补偿片9与中心轴线平行。
3、在上阵子7和下阵子7’的夹角处设有垂直小补偿片10和倾斜补偿片11,垂直小补偿片10的两端分别接在上下阵子的外壁上,倾斜补偿片11与各个馈电点在电气特性上连接在一起,倾斜补偿片11与垂直小补偿片10位置相对称,且倾斜补偿片11的末端带有绝缘帽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1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磁性导正电性的装置
- 下一篇: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