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侧边进铝液倾转重力浇注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00479.0 | 申请日: | 2009-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5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国;马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华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缸盖 侧边 进铝液倾转 重力 浇注 模具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铝合金气缸盖,具体是指铝合金缸盖侧边进水倾转重力浇注成型。
背景技术:我国目前铝合金缸盖的铸造技术按成形原理分为重力铸造和低压铸造两类。低压铸造产品前期投入大,成本较高,模具结构复杂,优点是生产自动化较强,人工强度低,产品质量较稳定;重力铸造生产灵活,投资小,适合中小企业经营。总之,发动机铝合金缸盖产品采用重力铸造成形比较普遍,但质量稳定性较差,产品成品率较低、尤其是气密性渗漏较多,大部分产品需要浸渗返修。
近几年,铝合金缸盖产品重力铸造工艺发展相对稳定,主要以顶注倾转浇注和进气侧进水不倾转浇注两种工艺方式较为常用,少数厂家也有采用完全底注不倾转方式的。顶注倾浇注有利于产品凸轮轴处的补缩,但铝合金液体充型不平稳,易产生紊流,在产品的进排气侧面易产生渣气孔;进气侧进水不倾转浇注,克服了充填不平稳的缺点,但由于铝液流程较长,温度损耗较多,最后成形部位的铝液流动比较差,因此,在铸件的上安装面上易产生渣气孔缺陷;并且上述两种浇注方式的最大缺点是产品气密性合格率较低,需要浸渗修补,这样就增加的生产成本。完全底注方式是比较合理的工艺方案,但其出品率和生产效率有待于改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稳定性可靠的浇注模具,从而得到性能优良、质量稳定的发动气缸盖产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含滤网安置口(5)、进气侧壁(6)、进气道(1)、(2)、(3)、(4),底部燃烧室面(17)、冷却水道(10)、(16)、第一燃烧室(18)、第二燃烧室(20)、第三燃烧室(21)、第四燃烧室(22),第一火花塞孔(37)、第二火花塞孔(36)、第三火花塞孔(35)、第四火花塞孔(34),排气侧壁(40),排气道(41)、(42)、(43)、(44),其特征是,过滤网安置处(5)与进气侧壁(6)连接,进气侧壁(6)的另一端分别与进气道(1)、进气道(2)、进气道(3)、进气道(4)连接,进气道(1)、(2)、(3)、(4)的另一端连接底部燃烧室面(17),底部燃烧室面(17)分别与第一燃烧室(18)、第二燃烧室(20)、第三燃烧室(21)、第四燃烧室(22)连接,冷却水道(10)和(16),排气道(44)、排气道(43)、排气道(42)、排气道(41)与排气侧壁(40)和油室内壁(32)连接,上述各个部件为铸造连接为一体。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前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左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右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仰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它包含进气道1,进气道2,进气道3,进气道4,过滤网安置处5,进气侧壁6,Y向定位基准7、8,标识牌安装位置9,冷却水道10,前端凸轮轴孔11,前端X向定位基准12,后端X向定位基准13,后端凸轮轴孔14,凸轮轴正时标识凸台15,冷却水道16,燃烧室面17,第一燃烧室18,Z向定位基准19、23、28,第二燃烧室20,第三烧烧室21,第四燃烧室22,冷却水路出口24,第一燃烧室高度基准点25,第二燃烧室高度基准点26,第三燃烧室高度基准点27,第四燃烧室高度基准点29,螺栓连接孔30,气门导杆孔31,油室安装边32,凸轮轴凸台33,第四火花塞孔34,第三火花塞孔35,第二火花塞孔36,第一火花塞孔37,冷却水路出口38,排气螺纹凸台39,排气侧壁40,4排气道41,3排气道42,2排气道43,1排气道44。上述各个部件是铸造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通过精炼、变质处理的合格铝液,定量勺取倒入模具浇口杯内,此时模具处于垂直位置,模具随设备倾转时,铝合金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金属过滤网5流入浇道内,模具开始倾转(0-4)S内,倾转速度为V1,然后速度变速为V2,并且控制V2=1.5*V1,以此速度倾转至模具处于水平位置,在这个倾转过程中,铝合金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平稳地依次充填模具型腔的产品进气侧壁6,NO.1进气道1、NO.2进气道2、NO.3进气道3、NO.4进气道4,底部燃烧室面17,冷却水道10和16,NO.1排气道44、NO.2排气道43、NO.3排气道42、NO.4排气道41,排气侧壁40和油室内壁32,最后成形顶部冒口和拉筋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华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华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0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捅箱的顶出砂装置
- 下一篇:滚槽机中的滚花轮快速更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