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跳跃膜片式压力控制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0359.0 | 申请日: | 2009-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5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清;刘建伟;张滨华;陈海东;蒋凤林;李振仁;荆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市东北汽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H01H35/34 | 分类号: | H01H35/3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7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跳跃 膜片 压力 控制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具体涉及一种跳跃膜片式压力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研制和生产的机械式压力控制开关分别为平膜片式、波纹膜片式、膜盒式、波纹管式和橡胶模式。其中膜盒式与波纹管式体积大,橡胶膜式的压力控制开关虽然可以制成较小的体积,但控制误差大,难耐较低与较高的温度。平膜片式和波纹膜片式压力控制开关易制成较小的体积,但触点的闭合断开比较缓慢,容易产生较大的火花和电弧,烧蚀触点,进而影响压力开关的工作寿命,而且当压力值在额定启动压力值附近变化时,触点会出现反复闭合断开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跳跃膜片式压力控制开关,能够有效防止压力控制开关的误动作,提供了新型的走线方式和圆弧面贴合限位的过载保护结构,延长了膜片和触点的工作寿命,增加了压力控制开关的可靠性。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跳跃膜片式压力控制开关,其组成包括:压力开关壳体及上盖,所述的压力开关壳体内安装具有圆弧接触面的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上安装调整端子和转接板,所述的压力开关壳体上安装一组跳跃膜片。
所述的跳跃膜片式压力开关,所述的调整端子包括陶瓷环,所述的压力开关壳体包括垫环,所述的跳跃膜片上安装下电极,所述的下电极的铜线穿过所述的调整端子的中心孔,并在铜线上端引出导线连接到所述的转接板,所述的调整端子下端安装上电极,所述的上电极的引出导线穿过所述的调整端子的侧孔连接所述的转接板。
所述的跳跃膜片式压力开关,所述的压力开关壳体下面包括进气或者进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以跳跃膜片代替传统的平膜片。当压力值达到(超过)跳跃膜片的突跳临界点,跳跃膜片产生突跳,瞬时闭合开关;当压力值回落至(低于)跳跃膜片的回跳临界点时,跳跃膜片产生回弹,瞬时断开开关,因此可以大大减少火花与电弧的产生,并避免了其它膜片触点的闭合与开启缓慢而在启动压力值附近反复闭合断开的现象,由此可以极大的提高触点的工作寿命。
2.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跳跃膜片可以避免平膜片在受到振动冲击时膜片发生振颤的现象,防止压力控制开关的误动作。
3.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层跳跃膜片叠加的方式,获得不同的量程,可以实现产品的系列化。
4.本实用新型的圆弧面贴合限位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跳跃膜片因为过载而产生的变形,当跳跃膜片受到过载压力时,膜片变形与固定座下端的圆弧面贴合,达到限位的目的,极大的增加压力控制开关的可靠性,延长了膜片的工作寿命.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引线方式,与下电极连接的铜线穿过调整端子中心孔,再从铜线上方引线连接至转接板;上电极的引线穿过调整端子的侧孔,连接至转接板。避免了在上下两个电极之间引线的传统方式,保证了圆弧面贴合限位结构空间上的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压力开关壳体1及上盖2,所述的压力开关壳体内安装具有圆弧接触面的固定座3,所述的固定座上安装调整端子4和转接板5,所述的压力开关壳体上安装一组跳跃膜片8。
实施例2:
跳跃膜片式压力控制开关,其组成包括:压力开关壳体1,所述的压力开关壳体上连接压力开关上盖2,所述的压力开关壳体内安装固定座3,所述的固定座上安装调整端子4和转接板5,所述的调整端子中间有陶瓷环6,所述的压力开关壳体内安装垫环7,所述的垫环上安装跳跃膜片8,所述的跳跃膜片上安装下电极9,所述的下电极的铜线11穿过所述的调整端子的中心孔,并在铜线上端引出导线12连接到所述的转接板,所述的调整端子下安装上电极13,所述的上电极的引出导线14穿过所述的调整端子的侧孔连接所述的转接板。
所述的跳跃膜片式压力开关,所述的固定座底面为圆弧结构。当跳跃膜片受到过载压力时,膜片变形与固定座下端的圆弧面贴合,达到限位的目的。
实施例3:
所述的跳跃膜片式压力开关,所述的压力开关壳体下面包括进气(液)孔10。
被测气体或液体从进气(液)孔进入压力控制开关,压力作用到跳跃膜片凸面上。当压力值达到(超过)跳跃膜片的突跳临界点,跳跃膜片产生突跳,即原凸面瞬时被压凹,原凹面凸起,下电极随跳跃膜片的变形发生位移,与上电极接触导通,瞬时闭合开关;当压力值回落至(低于)跳跃膜片的回跳临界点时,跳跃膜片产生回弹,瞬时断开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市东北汽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未经哈尔滨市东北汽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0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