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射线环保建筑型材墙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0201.3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冷文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冷文魁 |
主分类号: | E04B2/72 | 分类号: | E04B2/72;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23101 | 代理人: | 刘娅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环保 建筑 型材墙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建筑装饰材料。
(二)背景技术
我国在以前对重晶石(化学名称:硫酸钡)这种矿产品用于医药行业,给病人作胃肠诱视用的钡粥。另一个用途是中国石油采油企业用重晶石粉凝合水泥作压井材料,其它用途用重晶石这种材料作配重代替金属配重使用。而现在我们用它作防射线材料即环保又对人身体没有危害。现在我国所有的医院X光室是采用铅板作平壁墙材料。虽然它把射线挡住了,但是,铅这种金属有毒它自然蒸发对人身体仍有很大危害。还有例如:核电站,核潜艇,电信机房,雷达站等等设施都需要改造,需要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防射线、保温、隔热、隔音、防火、防潮、防霉、抗霜冻、安全、环保,使用方便可循环使用等优点,并能够阻止射线穿诱墙壁,有效防止射线反弹让射线消失在平壁墙中的防射线环保建筑型材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两层抗射线高密度板和低密度中间层,抗射线高密度板设置在低密度中间层的两侧,其间分别设置有防射线反弹层,防射线反弹层包括两层纤维布,两层纤维布之间设置有金属铝箔,低密度中间层设置有泡沫颗粒。
本实用新型还有这样一些技术特征:
1、所述的抗射线高密度板为采用石灰粉、硅质材料、高纯度重晶石粉和钡质材料及高级木纤维主要原料,经制浆成坯与蒸压养护等工序,制成的抗射线优质板;
2、所述的低密度中间层为凝合有直径不等的泡沫颗粒珍珠岩、优质石灰浆高纯度重晶石粉和钡质材料及高级木纤维和胶质材料,通过高温化学反应混合发泡行成低密度中间层;
3、所述的泡沫颗粒为珍珠岩或胶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有:
1、采用抗射线高密度重晶石板(化学名称:硫酸钡板);
2、两层抗射线纤维布中间加一层金属铝箔组成防射线反弹层;
3、低密度中心层加有塑料泡沫颗粒(珍珠岩)凝合重晶石粉和优质石灰浆硅质钡质,高级木纤维,胶质材料组成中间层。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层抗射线高密度板和4层纤维布两层金属箔,低密度中间层设置有塑料泡沫颗粒珍珠岩,凝合高纯度重晶石粉,优质石灰浆、硅质、钡质、高级木纤维,通过高温化学反应发泡行成低密度中间层。如射线发生时,射线它通过高密度板在通过两层纤维布中间的金属铝箔,进入中心低密度层,微量射线就全部被低密度层挡住消失在底密度层内,微量射线被金属铝箔全部挡住消失在中间层。金属铝箔主要就是把反弹的微量射线挡住让射线消失在低密度中间层。这种防射线建筑装饰材料是绝对环保的材料,应把所有带有放射性设备的室内都必需安装防射线重晶石平壁墙体和吊重晶石顶天花板,铺重晶石地面砖等已防危害人类。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防射线、保温、隔热、隔音、防火、防潮、防霉、抗霜冻、安全、环保,使用方便可循环使用等有益效果,能够有效阻止射线穿诱墙壁,防止射线反弹并让射线消失在平壁墙中。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面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结合图1-2,本实施例包括两层抗射线高密度板1、抗射线高密度板10和低密度中间层5,抗射线高密度板1、抗射线高密度板10设置在低密度中间层5的两侧,其间分别设置有防射线反弹层,防射线反弹层包括两层纤维布,纤维布2、纤维布4和纤维布7、纤维布9两层之间分别设置有金属铝箔3、金属铝箔8,低密度中间层5内设置有塑料泡沫颗粒珍珠岩6。抗射线高密度板为采用石灰粉、硅质材料、高纯度重晶石粉和钡质材料及高级木纤维主要原料,经制浆成坯与蒸压养护等工序,制成的抗射线优质板;低密度中间层为凝合有直径不等的泡沫颗粒珍珠岩、优质石灰浆高纯度重晶石粉和钡质材料及高级木纤维和胶质材料,通过高温化学反应混合发泡行成低密度中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冷文魁,未经冷文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0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