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折叠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00189.6 | 申请日: | 200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409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冯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玉君 |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6100黑龙江省富锦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折叠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具体涉及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折叠自行车折叠后不美观、棱角突出、筋骨暴露,旅行中容易刮碰伤人,市面上折叠自行车的折叠方式多为左右对折,即向左或向右折动,折后比较松散、折叠后体积大、占用空间多、携带不方便。没有折叠锁定装置,折叠后易散开,不能独立支撑站立、易倒。现有的旅行箱折叠自行车,结构复杂,折叠展开时间长,操作烦琐,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折叠自行车折叠后不美观、棱角突出、筋骨暴露,旅行中容易刮碰伤人,折后比较松散、折叠后体积大、占用空间多、携带不方便;没有折叠锁定装置,折叠后易散开,不能独立支撑站立、易倒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多功能折叠自行车,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折叠自行车,它包含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上横梁1、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坐椅斜梁2、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后承载支架3、转向伸缩立管4、软布车座5,第一销轴6-1、第二销轴6-2、第三销轴6-3、第四销轴6-4、第五销轴6-5、第六销轴6-6、布带座支承杆7、按销8、下横梁9和车座拉紧绳10,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上横梁1的左端由第一销轴6-1与转向伸缩立管4连接,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坐椅斜梁2直角嵌入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上横梁1的右端由第二销轴6-2连接,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后承载支架3嵌入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坐椅斜梁2槽内经第三销轴6-3连接,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后承载支架3的左端角与下横梁9的右端经第四销轴6-4连接,下横梁9的左端与转向伸缩立管4经第五销轴6-5连接,按销8设在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坐椅斜梁2和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后承载支架3上,布带座支承杆7经第六销轴6-6与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坐椅斜梁2连接,软布车座5的左端与布带座支承杆7的上端连接,软布车座5的右端与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坐椅斜梁2的上端连接,车座拉紧绳10的上端与布带座支承杆7的上端连接,车座拉紧绳10的下端与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后承载支架3的直角边的端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折叠自行车,折叠后成方形、美观,解决了筋骨暴露的问题,折叠后体积小、重量轻、占用空间少、携带方便;有折叠锁定装置,折叠后不易散开,能独立支撑站立,实用性强,折叠后可当凳子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操作方便省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部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1B部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1C部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图1D部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图6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上横梁1、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坐椅斜梁2、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后承载支架3、转向伸缩立管4、软布车座5,第一销轴6-1、第二销轴6-2、第三销轴6-3、第四销轴6-4、第五销轴6-5、第六销轴6-6、布带座支承杆7、按销8、下横梁9和车座拉紧绳10组成,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上横梁1的左端由第一销轴6-1与转向伸缩立管4连接,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坐椅斜梁2直角嵌入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上横梁1的右端由第二销轴6-2连接,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后承载支架3嵌入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坐椅斜梁2槽内经第三销轴6-3连接,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后承载支架3的左端角与下横梁9的右端经第四销轴6-4连接,下横梁9的左端与转向伸缩立管4经第五销轴6-5连接,按销8设在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坐椅斜梁2和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后承载支架3上,布带座支承杆7经第六销轴6-6与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坐椅斜梁2上的耳连接,软布车座5的左端与布带座支承杆7的上端连接,软布车座5的右端与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坐椅斜梁2的上端连接,车座拉紧绳10的上端与布带座支承杆7的上端连接,车座拉紧绳10的下端穿过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坐椅斜梁2上的孔与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后承载支架3的直角边的端面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它还包含有两个箱包拉轮11,两个箱包拉轮11分别设在下横梁9和三角形斜边开口槽形后承载支架3上。可做小拖车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箱包拉轮11与自行车轮垂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玉君,未经冯玉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01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