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用机动车组合式驾驶室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9879.4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273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英军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 |
代理公司: | 双鸭山欣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坚 |
地址: | 155911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用 机动车 组合式 驾驶室 | ||
1.农用机动车组合式驾驶室是由驾驶室前遮护部分、驾驶室后遮护部分、驾驶室侧面遮护部分、驾驶室顶、驾驶室地板、底座支架构成,其特征在于:驾驶室前遮护部分由外遮护部分、内置部分组成,外遮护部分是由框架、上风挡、下风挡、前灯、雨刷器组成,框架由方形薄钢管制成,上部略小于中部,中部有横梁,上横梁两侧有两个方形孔,中部有一个雨刷器固定丝孔,上横梁下沿有两个折页与上横梁螺丝固定,上风挡外沿与中部横梁以上的框架形状一致,两侧边沿及下边沿与防雨胶条配合固定,框内四边边沿与风挡玻璃密封配合,上风挡的上边沿与上横梁下边沿的折页配合螺丝固定,中部横梁以下为两块相同的下风挡,下风挡的上边沿与中部横梁配合焊固,右边沿和底部与框架下部配合焊固,左边留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与原车架配合固定,四边内边沿与风挡玻璃密封配合,前灯与上横梁两侧的两个方形孔配合固定,电路与农用车电路连通,雨刷器与上横梁中部的雨刷器固定丝孔螺纹配合,内置部分由开关组合、风扇座气弹簧、取暖管组成,开关组合由前灯开关、棚灯开关、雨刷器开关、风扇开关、音响开关组成,开关组合与上横梁内部一侧固定,雨刷器电机与上横梁配合固定,电源与车电源连接,风扇座与上横梁内部一侧配合固定,气弹簧由相同的两根组成,以其中一根为例,气弹簧的一端与框架配合螺栓固定,另端与上风挡框内侧螺栓固定,取暖管与中部横梁和两侧下风挡边框配合固定,取暖管进气口与农用车排气管连接,取暖管出气口与农用车排气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机动车组合式驾驶室,其特征是:驾驶室后遮护部分由框架、后风挡、后灯、后尾板组成,框架上部与驾驶室前遮护部分相同,上横梁两侧有两个圆形孔,上横梁下沿有两个折页与上横梁螺丝固定,框架下部尾板框架较上部窄,后风挡的外沿与后框架中部横梁以上形状相同,两侧边沿及下边沿与防雨胶条配合固定,框内四边边沿与风挡玻璃密封配合,上风挡的上边沿与上横梁下边沿的折页配合螺丝固定,后灯与上横梁圆形孔配合固定,后灯与农用车内电源及开关连接,中部横梁以下为后尾板,后尾板由金属板制成,分别由上挡板、下挡板组成,上挡板呈矩形,中部下边沿有两个耳凹,下挡板为两块矩形板,上下挡板均与后尾板框架配合焊固,后尾板与原车架配合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机动车组合式驾驶室,其特征是:驾驶室侧面遮护部分由两侧相同的遮护部分组成,驾驶室侧面遮护板由框架、后观察窗、车门组成,框架上部呈梯形,上横梁两端与前后竖框架配合焊固,中部垂直焊有一根竖梁,中竖梁与框架后竖梁间位于下部焊有一根横梁,中竖梁下端头与轮挡泥板内边沿配合,轮挡泥板上半部内边沿与横梁下沿配合焊固,挡泥板内边缘与原车挡泥板配合固定,中竖梁中部上下位置固定有两个车门折页,框架前上半部有倒车镜架固定丝孔,倒车镜与其配合螺栓固定,后观察窗窗框四面与框架四面防雨胶条配合焊接固定,框内四边边沿与风挡玻璃密封配合,车门由框架、上窗、下窗、脚踏板组成,车门框架中间横梁以上呈梯形,上窗四边沿与框架配合焊固,上窗内框四边与玻璃密封固定,上部框架侧边与中竖梁折页配合铰接,车门下半部一边为半圆形,下窗结构与上窗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机动车组合式驾驶室,其特征是:驾驶室顶由框架、棚盖、天窗、气弹簧、折页组成,框架为驾驶室顶的骨架,驾驶室顶的后部有一固定梁,后部边有折页固定,棚盖前中部有天窗,天窗与棚盖密封配合,棚盖后部与折页铰接,气弹簧装置棚盖内部,一端与棚盖内框配合固定,另端与边框架配合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机动车组合式驾驶室,其特征是:驾驶室地板随驾驶室地板形状设计由左踏板、右踏板组成,左踏板靠左侧边有两个光孔,光孔上侧有个直角缺口,右踏板靠右侧边有两个光孔,光孔上侧有个直角缺口,右踏板的左侧有一槽口,左踏板和右踏板与驾驶室地面配合,直角缺口与底座支架配合,边光孔与底座支架配合,螺栓固定,踏板的另边搭在原车踏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机动车组合式驾驶室,其特征是:底座支架由钢板和型钢制成,分左右两侧使用,结构相反,方形钢板右侧有两个光孔,左下角与型钢配合焊固,型钢表面有两个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英军,未经李英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98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后的汽摩产品零部件
- 下一篇:固定式双向上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