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质探矿使用的多功能钻塔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9298.0 | 申请日: | 200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7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树山;赵盛雯;刘银伟;王维;刘俊英;冯海权;李玥珉;张志明;孙旭光;赵晓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树山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161031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 探矿 使用 多功能 钻塔 | ||
1、一种地质探矿使用的多功能钻塔,包括多功能钻塔包括钻机、塔体、钻杆依梁、天车、塔体斜支撑和塔基台;其特征是:所述的塔体(4)为桅杆式桁架结构,由多节分塔体构成,相邻两节分塔体间用螺栓相连,在连接面的一侧设有折叠铰链(6),下塔体(7)的底端为塔基台(15),下塔体(7)直接铰接在塔基台(16)上,具体结构是加长塔体(7)使其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θ,并通过支撑铰链(24)直接安装在塔基台(16)上,另一侧用前右副支腿(11)支撑在塔基台(16)上,油缸(17)的底端铰接在塔基台(16)上,顶端铰接在下塔体(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探矿使用的多功能钻塔,其特征是:该钻塔设有多种支撑,包括前斜支承杆(8),后斜支承杆(9),前左副支腿(10)、前右副支腿(11),后左副支腿(12),后右副支腿(13),塔体侧后部由后右副支腿(13),后左副支腿(12)通过铰链支撑在塔基台(16)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探矿使用的多功能钻塔,其特征是:各种支撑由钢管、调节丝杠组件及调节杆接头焊接而成,副支腿上调节杆接头由内、外套管构成,内、外套管的管壁上设有一排线性等距排列的调节孔(25),两套管和调节孔(25)的间距取值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探矿使用的多功能钻塔,其特征是:下塔体(7)通过塔底座(15)安装在塔基台(16)上,塔底座(15)设在下塔体(7)的下方,与钻机机架(22)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质探矿使用的多功能钻塔,其特征是:塔底座(15)的形状为台阶状,其上阶梯上设有塔体支承座(21),下阶梯上设有油缸铰支座(23),下塔体(7)的底端通过塔底座(15)顶部的塔体支承座(21)与塔底座(15)铰接;油缸(17)的底端铰接在下阶梯上的油缸绞支座(23)上,顶端铰接在下塔体(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质探矿使用的多功能钻塔,其特征是:在以上设计中,上部塔体支承座(21)孔中心高度h接近钻机卷扬轴线高度H减去卷扬刹车鼓半径R,即接近或等于机架高度,ε为立轴中心与卷鼓中心的距离,其大小由钻机架决定,在不影响钻机移车的情况下塔体支承座(21)尽量靠近钻机机架(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探矿使用的多功能钻塔,其特征是:在天车梁(2)上设有副支撑,天车梁(2)为简支梁;其具体结构是天车梁(2)的一侧固定在上塔体(5)的顶部,另一侧底部设有前、后两个铰支座(3),在塔体(4)的中部装有钻杆依梁(14),在该钻杆依梁(14)顶面上也设有前、后两个铰支座(3),前斜支撑杆(8)和后斜支撑杆(9)分别铰接在上、下对应的铰支座(3)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质探矿使用的多功能钻塔,其特征是:在下塔体(7)的上方再加装一个中塔体(26)和下钻杆依梁(27),钻杆依梁(14)与下钻杆依梁(27)之间由前竖支撑杆(28)和后竖支撑杆(29)铰接支撑;下钻杆依梁(27)与前左副支腿(11)和后左副支腿(12)的上端铰接,下端分别支撑在塔基台(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树山,未经赵树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92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