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冷汽轮发电机转子端部风量调节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9089.6 | 申请日: | 200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811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路义萍;韩家德;阴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9/02 | 分类号: | H02K9/02;H02K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4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发电机 转子 风量 调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冷汽轮发电机转子端部风量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1.空冷汽轮发电机端部冷却技术
目前,世界发电量约80%由汽轮发电机提供。由于汽轮发电机冷却系统以空冷系统的设备最为简单,易于维护,安全性好等优点,对空冷电机的需求增加迅速,机组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汽轮发电机的发展在电力工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汽轮发电机单机容量不断增大,主要通过增加电磁负荷实现。但增加线负荷就同时增加了线棒铜耗;机组的局部温升相对较高,热应力和热变形较大;与其他冷却介质相比,空气的热导率、热容量较低,密度较大,风磨损耗大;与水轮发电机相比,其体积空间狭小,单位体积热源的数值大,绕组的温升较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首先将危及到绝缘材料的安全,进而危及金属结构件的安全,发电机将无法安全运行。
空冷汽轮发电机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通风冷却的研发设计,采取措施,合理分配风量,加强高温处绕组的冷却;国内外因电机部件发热而引起转子绕组匝间短路及结构严重变形,危及电机安全运行的事故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冷汽轮发电机转子端部风量调节结构。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空冷汽轮发电机转子端部风量调节结构,其组成包括:转子,所述的轴向对称通风的转子截面周期性开设32个槽,即共有32个线圈,其中端部弧段最长、最容易超温的线圈为8、9、24及25号线圈1,采用8、9、24及25号线圈,所述的线圈的每一匝的通风道增设弧段进风孔,所述的线圈轴向设有轴向挡块、所述的通风道设有轴向进风口,所述的线圈纵向设有扇形绝缘挡块,所述的通风道端部设有直段进风孔。
这个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空冷汽轮发电机常用的通风系统有很多种,当转子端部有独立通风系统,一部分空气经转子端部进风孔冷却端部绕组,由线圈极中心线处的转子本体大齿上的通风槽排出;并且经前期数值计算及测试发现,端部线圈极中心线附近温度较高。为避免超温,预先设计出弧段进风孔,可进行样机出厂前的风量调节及转子温度测试,使转子径向温差小,进一步降低峰值温度,确保电机安全稳定运行。
本产品使用中,当转子通风冷却计算的结果偏低,实测出的转子端部温度超温时,不需拆卸转子中的部件,只需停机,打开弧段部分或全部通风孔,即可增加弧段超温处的供风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空冷汽轮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弧段进风孔开设位置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空冷汽轮发电机转子端部风量调节结构,其组成包括:转子,所述的轴向对称通风的转子截面周期性开设32个槽,即共有32个线圈,其中端部弧段最长、最容易超温的线圈为8、9、24及25号线圈,采用8、9、24及25号线圈每匝的通风道增设弧段进风孔,所述的线圈轴向设有轴向挡块、轴向进风口,所述的线圈纵向设有扇形绝缘挡块,所述的线圈端部设有直段进风孔。
实施例2:
空冷汽轮发电机转子端部风量调节结构,其组成包括:转子,所述的轴向对称通风的转子截面周期性开设32个槽,即共有32个线圈,其中端部弧段最长、最容易超温的线圈为8、9、24及25号线圈1,采用8、9、24及25号线圈1,每匝的通风道2增设弧段进风孔3,所述的线圈1轴向设有轴向挡块4、所述的通风道2设有轴向进风口5,所述的线圈1纵向设有扇形绝缘挡块6,所述的通风道2端部设有直段进风孔7。
转子端部有一独立通风风路,一部分空气经转子端部直段进风孔冷却端部绕组,在弧段每匝增设进风孔,增加进入每匝的空气量,由线圈极中心线处的转子本体大齿上的通风槽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9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