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接油、套管新型轧辊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98985.0 | 申请日: | 2009-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65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史福忠;马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口海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27/02 | 分类号: | B21B27/02 |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海霞 |
| 地址: | 07500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套管 新型 轧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成型、焊接、定径设备的轧辊,尤其是J55、N80钢级焊接油、套管新型轧辊。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领域,J55、N80钢级焊接油管与同类无缝管相比,具有尺寸精度高、焊缝韧性好、抗挤毁性能强、生产效率高和成本底等优点,在发达国家焊接油管、套管已取代60%-90%的无缝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我国在J55、N80钢级焊接油管、套管的生产上尚属空白。现在有德国曼内斯曼公司制造的RN120Φ114焊管机组,在孔型设计方面原有设计不能满足生产J55、N80钢级油管、套管的需要。根据对试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精成型机架上辊外径设计不合理;2、挤压辊上辊成型半径设计不合理;3、第三架定径机架孔型设计不合理。由于以上三部分设计不合理,在焊接钢管生产中焊管外表面产生严重的划伤,焊接质量不稳定,不能满足API-5CT技术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轧辊孔型不适合生产J55、N80钢级油、套管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接油、套管新型轧辊,该焊接油、套管新型轧辊具有避免钢管划伤、提高焊接质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接油、套管新型轧辊,包括精成型机架上、下辊、挤压辊机架上、下辊、定径机架上、下辊,精成型机架上、下辊外径相同,挤压辊机架上辊的半径为下辊半径的1.3104倍,定径机架上、下辊由边缘至15°处为与半径相切的直线,且圆角为3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将精成型机架上下辊外径由原来的上辊外径小于下辊外径,改为上辊外径和下辊外径一致,保证了焊管成型过程中钢管外表面线速度相同,克服了因线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划伤:将挤压辊机架上辊半径改为下辊半径的1.3104倍,以使通过挤压上辊的钢管表面形成面接触,克服了因孔型和钢管线接触而产生的划伤和焊接质量不良;定径机架上、下辊由边缘至15°处为与半径相切的直线,且圆角为3mm,克服了钢管通过第三架定径机架时出现的表面划伤。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精成型轧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挤压辊轧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径轧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精成型机架上辊,2-精成型机架下辊,3-挤压辊机架上辊,4-挤压辊机架下辊,5-定径机架上辊,6-定径机架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及图2、图3所示,一种焊接油、套管新型轧辊,包括精成型机架上、下辊(1,2)、挤压辊机架上、下辊(3,4)、定径机架上、下辊(5,6),原有的精成型机架上辊1外径小于精成型机架下辊2外径,改进后使上、下辊(1,2)外径相同,保证了上、下辊(1,2)孔型在生产中相应点的线速度一致,克服了因线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划伤。挤压辊机架上辊3的半径原为下辊4半径的1.265倍,现其倍数改为1.3104倍,保证了挤压辊机架上辊3在生产过程中与钢管表面形成面接触,并使焊缝侧受压力,使焊接质量良好。定径机架上、下辊(5,6)由边缘至15°处为与半径相切的直线,且圆角由原来的1mm改为3mm,改变了以往的圆弧到底形式而摩擦管材的现象,避免了钢管通过第三架定径机架时出现的表面划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口海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张家口海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8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式支架
- 下一篇:用于砖墙开窗的爆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