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轮车的车梯锁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8277.7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7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军 |
主分类号: | B62H1/02 | 分类号: | B62H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0657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轮车 车梯锁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或者电动车等两轮车领域,尤其是一种两轮车的车梯锁板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自行车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交通工具,为人们出行、载货、购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车梯是定位车辆的重要部件,其自锁的稳定性决定了车辆的定位稳定性。车梯的自锁是利用车梯上所铰装的锁板及弹簧,锁板一般采用钢板制作,通过脚踢锁板两侧方式摆转锁板实现自锁。现有的锁板外表面较为光滑,在经过多次脚踢后,两侧变得更加光滑,非常容易发生踢滑现象。由于车辆尤其是电动车自身较重,在脚踢锁板时非常容易发生因脚踢惯性而发生车辆翻车事故;而且,光滑的锁板必须大力蹬踏,不但费力,也损坏鞋。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锁板的摩擦力较小,其光滑表面容易打滑而造成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脚踢省力、动作可靠的两轮车的车梯锁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两轮车的车梯锁板结构,锁板上制有铰轴孔以及挂簧钩或孔,其中在锁板下部的脚踢部位两侧边均布制有凸起或沟槽。
而且,所述凸起为圆凸点,或者是直棱、波浪棱。
而且,所述锁板下部的脚踢部位为半圆体形、半椭圆体形、弧体形、直条形或者对称的扇板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锁板在其下部的脚踢部位制出凸起或沟槽,以增大其摩擦力,使人们使用较小的力即可起放车梯,省时省力,动作可靠。
2、本锁板在其下部的脚踢部位所制的凸起可以是各种形状,如凸点、凸棱等,凸起的高度根据载重量而定,对于电动车,凸起的高度比自行车要高。
3、本锁板的脚踢部位为了美观,可以制成半圆体形、半椭圆体形以、弧体形、直条形以及对称的扇板等形式,以增加美感。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既适合单支车梯,也适合双支车梯,即适合自行车,也适合各种电动自行车,尤其适合载重类的双轮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右视图;
图5及图6是锁板的脚踢部位所制凸起的两种形式,图5是直棱,图6是波浪棱;
图7及图8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及图5、图6。
一种两轮车的车梯锁板结构,锁板1通过铰轴孔铰装在车梯(图中没有示出)上,车梯上的弹簧(图中没有示出)挂装在锁板所制的挂簧钩2(或者也可以是挂簧孔)上,通过锁板的左右摆动,利用弹簧的弹力实现车梯的自锁。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在锁板下部的脚踢部位3两侧边均布制有凸起或沟槽4,该凸起可以是如附图1、2所示的圆凸点,也可以是图5中的直棱7,或者是如图6中的波浪棱8,各种凸起的高度、角度及数量根据技术要求或载重量而定。沟槽即是在脚踢部位制出直条孔、圆孔等。
本实施例中,锁板下部的脚踢部位为半圆体形(附图所示),也可以是半椭圆体形以及弧体形。
各种凸起可以采用冷镦或者冲压方式成型,沟槽为冲压制出。
实施例2:参见图3、图4。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锁板下部的脚踢部位制成有两侧边的直条形6,在两侧边分别制出各种凸起或者沟槽。
本实施例的锁板结构是目前最为普通的锁板。
其他同于实施例1。
实施例3:参见图7、图8。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锁板下部的脚踢部位制成对称的扇板形9,即在锁板下部脚踢部位的两侧边制成扇板形,在该两侧边分别制出各种凸起,图7中为直棱10,图8为圆凸点11;或者也可制出沟槽。
其他同于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军,未经韩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8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恩曲他滨的纯化方法
- 下一篇:一锅法合成头孢他啶侧链酸乙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