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制袋机压痕定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7726.6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6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厉彦池;赵开福;杜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厉彦池 |
主分类号: | B31B1/25 | 分类号: | B31B1/25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廖晓荣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制袋机 压痕 定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特别是一种卧式方底塑料包装袋制袋设备的压痕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容量糊底包装袋的糊袋生产过程中扁平状的袋筒的袋口部位沿工艺路线被打开后呈非匀均叠层状,并由于制袋材料的弹性所致,被打开的袋口部分容易出现反弹,影响袋底的形成,因而必须对其压平定型,以便下一步交叉折叠形成袋底。在当前同类制袋机上多为对辊机构来进行压实,这种压痕机构不适宜在以热合工艺生产的卧式制袋设备上对被打开的袋口部分进行压痕,必须设计适于卧式制袋设备的新型压痕定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卧式制袋机压痕定型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在已有塑料包装袋生产线上,当呈扁平状的袋筒的袋口部位经开底装置打开成六边形后,由本装置对六边形的角边处压出角痕。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设计一种卧式制袋机压痕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角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的压角机构由压角板和压角板上方水平安装的电热管组成;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压角板和上方机架间的两组导向柱,以及由串联的两个气缸推动的双连杆机构;所述双连杆机构的两个连杆的一端铰接于同一气缸活塞杆端部的中心轴上,双连杆中的上连杆的另一端与机架铰接,双连杆中的下连杆的另一端与压角板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由两个气缸推动的双连杆机构,不但使压痕力更加坚实,而且机构动作形成复动式,升降动作被分解,有利于工作稳定并提高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卧式制袋机压痕定型装置主视图;
图2为卧式制袋机压痕定型装置俯视图。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来制作方底包装袋(如塑料编织袋)。实际生产线上使用时一般在工作线的两边各设置一台本装置(如图2所示)。工作物主体15(方底塑料编织袋袋筒)就位于流水线工作平面14的上面、本装置的下方,在工作完成后压出角痕16。
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痕机构,以导热材料制成的压角板12为水平的三角形板,压角板12上水平装有直形电热管11,在压角板的底部装有耐热橡胶制成的与压角板12同形的软垫13.
压角板12上与机架之间垂直装有升降机构的两组(支)导向柱。其中导向柱10固定在压角板上,导向套(轴承)9固定在机架上。
升降机构中,双连杆机构的上、下连杆7、8,在工作等待位置时呈一定夹角,二者同时铰接于中心轴6的端部。而下连杆8的下端铰接于压角板12的中心部位,上连杆7的上端铰接在机架上。
升降机构中的气缸是由两个气缸串联组成,其中第一气缸3铰接在机架上,第二气缸5通过气缸座4固定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为便于调节压角板12的位置和行程,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工作物,所述第一气缸的铰接座17装于可滑动调节距离并可固定的轨道18上。第二气缸5的尾部可以设置调整卡环1和缓冲垫2,以便于调节气缸行程。
当工作物主体15被输送到机架上平面14时,第一气缸3通过活塞杆推动第二气缸5整体移动,使上、下连杆7、8从初始位置(<位置),驱使压角板12沿导向柱10做一次直线下降运动(上、下连杆呈一条直线);然后再通过第二气缸5的活塞杆推动上、下连杆7、8,使压角板12沿导向柱10做一次直线上升运动(至>位置),对工作物主体15施加压力完成压痕定型工序,然后,机构逆向运动又一次完成压痕定型工序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制袋机压痕定型装置可以在生产线上单一安装使用,也可以是对称成对使用,以便于生产敞口袋或阀口袋。当卧式制袋机压痕定型装置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时,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厉彦池,未经厉彦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7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治具
- 下一篇:机房空调节能运行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