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制袋机开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7724.7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6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厉彦池;赵开福;杜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厉彦池 |
主分类号: | B31B1/80 | 分类号: | B31B1/8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廖晓荣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制袋机开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卧式方底塑料包装袋制袋设备的开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容量糊底包装袋的糊袋生产过程中需把扁平状的袋筒的袋口打开,以便交叉折叠形成袋底。由于制作工艺的要求,制袋机的开底装置多采用立式的。在当前由糊袋工艺以热合方式替代胶粘剂粘合方式的进程中,原有的立式开底装置已不适于热合糊袋机的生产工艺,必须设计适用的新型开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卧式制袋机开底装置,该装置可以对扁平状的袋筒进行开袋,其结构简单,调节范围大,调节方便,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方案是设计一种卧式制袋机开底装置。该装置包括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上移开底机构,下层保持机构和撑板与定位机构;
所述上移开底机构包括可调气缸固定架和倾斜安装在可调气缸固定架下面的气缸,还在气缸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排式吸盘,所述排式吸盘的底面平行于机架工作台面;
所述下层保持机构是在机架工作台面6的下方设置空腔式的气室7,并在机架工作台面上设有密排的与空腔式的气室相通的下吸孔8;
所述撑板与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侧面的横向往复移动传动装置,连接在横向往复移动传动装置顶部上方的伸出式撑板19,以及位于伸出式撑板的上方、可调整并固定的条状定位板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完全适用于新型卧式方底塑料包装袋制袋设备的开底工序,凭借科学合理的机构辅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微妙复杂的开底机械动作变为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无杆气缸传动的卧式制袋机开底装置示意图;
图2为无杆气缸传动的卧式制袋机开底装置俯视图;
图3为齿轮齿条传动的卧式制袋机开底装置示意图。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卧式制袋机开底装置由真空系统,上移开底机构,下层保持机构和撑板与定位机构等组成。
所述上移开底机构由可调气缸固定架和倾斜安装在可调气缸固定架下面的气缸的组成。其中,可调气缸固定架由调节板14、L形气缸架16组成,所述调节板14的顶部铰接于机架,调节板的底部通过滑槽连接L形气缸架16;所述调节板顶部与机架铰接和调节板底部与L形气缸架滑槽连接,均为可调整和固定。所述倾斜的气缸15也是能够沿L形气缸架的拐板斜面上、下移动,并固定。上移开底机构还在气缸活塞杆的端部通过铰接轴11和接头12连接排式吸盘。所述排式吸盘是将多个吸盘9通过吸嘴10连接在排管18上,排管则与真空系统相连。排式吸盘的底面平行于机架工作台面。
所述下层保持机构是在机架工作台面6的下方设置空腔式的气室7,并在机架工作台面上密排下吸孔8,下吸孔与真空系统相连。
所述撑板与定位机构由固定在机架侧面的横向往复移动传动装置,连接在横向往复移动传动装置顶部上方的伸出式撑板19,以及位于伸出式撑板的上方、可调整并固定的条状定位板17组成。其中:
横向往复移动传动装置可以是在工作台6侧面固定无杆气缸机构(如图1、2所示),所述无杆气缸机构在工作台侧面固定无杆气缸座1,在无杆气缸座1上固装无杆气缸2,而伸出式撑板19的尾端通过连接在无杆气缸体顶部的板状撑板座5连接固定。
横向往复移动传动装置也可以如图3所示,是在工作台6侧面固定齿轮23齿条24机构,即在工作台6侧面通过电机座21固定由电机22驱动的齿轮23齿条24机构。所述伸出式撑板的尾端通过连接在齿条顶部的板状撑板座连接固定。
所述撑板与定位机构中的伸出式撑板19断面呈下凹的槽形,且两侧壁的前端呈楔形。
所述撑板与定位机构中的条状定位板17,可根据加工件主体的规格调整并固定所在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呈扁平筒状的加工件主体,沿传送行进方向以间歇运动方式被逐个输入开底工位打开袋口,以便在下道工序继续完成全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厉彦池,未经厉彦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7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