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机用防轴电流式轴承室盖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7221.X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6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崔继民 |
地址: | 30030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用防轴 电流 轴承 盖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机用防轴电流式轴承室盖板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重要设备,在生产中广为应用,不论交流电机还是直流电机在运行中都会因磁不平衡、静电感应等多种原因造成在轴的两端感应出轴电压,而对于起支撑和传动作用的轴承只是通过油膜或润滑脂膜的绝缘作用来克服轴电压,当轴电压增大到一定值时,尤其电机起动时,轴承的润滑油膜还不稳定,过高的轴电压会击穿油膜而放电,构成轴电流回路。轴电流通过面积很小的金属接触点流过,电流密度非常大,产生高温,使轴承或转轴因轴电流引起的电弧而被烧毁,严重影响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及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在现有的电机制造中常规防止静电感应轴电流事故发生通常采用在轴端部安装接地电刷,以降低轴电位,防止因磁不平衡产生的轴电压,一般采用在非负荷端的轴承内圈与轴之间或外圈与轴承室盖板间加绝缘衬套,在安装中对绝缘衬套材质及设计尺寸配合等要求较高,而且加工及安装过程比较费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及电动机运行稳定性的电动机用防轴电流式轴承室盖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一种电动机用防轴电流式轴承室盖板结构,包括轴承室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纬绑扎带、缸套。缸套的外圆周上包扎无纬绑扎带,缸套和无纬绑扎带通过加热固化形成一个绝缘缸套整体,绝缘缸套整体通过热嵌套方式安装在轴承室盖板的内孔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钢套包扎无纬绑扎带经加热固化后精车至配合尺寸与轴承室盖板进行热嵌套,使轴承室盖板能够直接阻止因轴电压引起的轴电流。上述结构使轴承室盖板形成具有防轴电流的一体结构的轴承室盖板,这样省去了另加绝缘套及装配中不稳固等不利因素,使轴承室盖板直接克服了因轴电压引起的轴电流对轴承的冲击,尤其对于因磁不平衡引起的轴电流的阻止效果更为明显,从此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为电动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必要条件。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打扎无纬绑扎带前的钢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室盖板;2、无纬绑扎带;3、钢套;4、轴承;a、精加工预量;b、精加工预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
一种电动机用防轴电流式轴承室盖板结构,包括轴承室盖板1、无纬绑扎带2、缸套3。缸套3的外圆周上包扎无纬绑扎带2,缸套3和无纬绑扎带2通过加热固化形成一个绝缘缸套整体,将热固化后的绝缘缸套整体通过热嵌套方式安装在轴承室盖板的内孔内。
制造过程中先钢套3按设计尺寸下料,预留出两边的精加工预量(a、b)如附图2,在钢套3上打扎无纬绑扎带2,绑扎后的外径尺寸大于轴承室盖板1内径8mm左右,然后将打扎有无纬绑扎带的缸套放进加热炉中加热固化,固化后精车到与轴承室盖板1内孔的配合尺寸,将轴承室盖板1放进加热炉在100℃左右预热,预热后在孔内涂抹环氧树脂并迅速将由无纬绑扎带和钢套组成的绝缘缸套套入,冷却后对内孔及两侧按尺寸进行精加工,这样具有预防轴电流的一体轴承室盖板便可进行与轴承4装配使用。上述结构通过加热嵌套配合使得配合牢固,省去单独对绝缘套加工及绝缘套安装的不便工序,而且克服了单独加工绝缘套的配合问题。因此本新型使用效果良好,对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保证,同时加强了电机的稳定运行性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交直流电机中,不论是滚动轴承还是滑动轴承支撑传动都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来克服因轴电压引起的轴电流对轴承的冲击,其它类似结构的设计中也可适用。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72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