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伺服复合料斗的相位调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7138.2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240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范鸿光;张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鸿光 |
主分类号: | A24D3/02 | 分类号: | A24D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300192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 复合 料斗 相位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烟用复合过滤棒生产设备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全伺服复合料斗的相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卷烟用复合过滤棒的位置调整,是复合棒生产的关键。调整主要是指相位的调整。相位的概念:是指成品复合棒两端头长度称为相位,两端头的长度调整称为相位调整。
以生产复合过滤棒的规格10+10复合棒为例:复合棒的两端A端头和B端头的黑棒最佳长度10毫米。A端头和B端头黑棒长度范围小于10+1毫米,大于10-1毫米之间符合质量要,超出范围既是不合格品。
相位调整是控制成品复合棒两端头长度在技术要求范围内的一种功能。
目前料斗调整的方式
1)整机相位调整:
现有复合棒相位调整主体是齿轮箱,由一台普通电机提供动力,相位提前或后移时,电机正转或反转,以使主传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啮合点提前或后退,因而达到改变相位的目的。
缺点及不足:整机相位调整需要独立的齿轮箱安装于主轴和从轴之间,要求封闭,润滑,结构复杂。左右料斗之间的相位差需要手动拆下连轴节,手动调整轴的位置后再重新安装。鼓轮,链条,拨盘之间的相位差需要手动凭经验调整。
2)对于单个料斗,示意如下:
它需要根据生产需要,对鼓轮位置、链条的链勾位置、提升轮位置和拨盘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每次调整时,都要停机并逐一分别进行,需要调整人员根据经验反复进行配合,更要反复进行调整。
3)对于两个料斗,示意如下:
调整两个料斗A和B料斗之间的位置时,由于没有数据参考,必须停机下脱开联轴器,调整两轴之间的角度,并反复调整直至两个料斗之间的距离满足要求。
可以看出,这样的调整费时费力,工作量很大,影响到设备的有效作业率。它需要人工用眼及经验,在断电下逐一零件反复试对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伺服复合料斗的相位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伺服复合料斗的相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吸风带传动轴,在鼓轮传动轴,在链勾链条的主动轮和在拨盘轴上分别装有独立的伺服电机,每个独立的伺服电机连接到运动控制器控制电路上。
本实用新型效果是:
经过上述改进,极大地方便了操作,极快速地实现了调整(位置可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并且可以在线进行调整。整机相位,左右料斗之间的相位,鼓轮,链条,拨盘之间的相位调整通操作按键即可完成,不需要拆卸设备。操作方便,技术领先,该技术属国内外首创。
附图说明
图1是全伺服复合料斗的结构图
图2是全伺服复合料斗的吸风带传动结构图
图3是全伺服复合料斗的链勾链条传动结构图
图4是全伺服复合料斗的相位调整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5是全伺服复合料斗的相位调整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于生产复合滤棒的全伺服控制料斗,简称一种全伺服复合滤棒料斗,在箱体(1)内有吸风机(2);在箱体(1)上有右料斗箱体(16)和左料斗箱体(5);在右料斗箱体(16)和左料斗箱体(5)外有吸风支撑墙(3),在吸风支撑墙外有吸风带轮(4);在右料斗箱体上有右轨道拨盘(14)和右侧有右提升链轮(15);在右料斗箱体上方有右料斗(11),在右料斗下方右鼓轮(13),右鼓轮外侧有右切刀箱(12);在左料斗箱体上有左轨道拨盘(6)和右侧有左提升链轮(7);在左料斗箱体上方有左料斗(10),在左料斗下方左鼓轮(8),左鼓轮外侧有左切刀箱(9)。
一种全伺服复合料斗的相位调整装置,在吸风带(4)传动轴(如图2所示)上装有独立的伺服电机(17),在鼓轮(13)传动轴上装有独立的伺服电机,在链勾链条(18)的主动轮(19)(如图3所示)上装有独立的伺服电机(20)和在拨盘(6)轴上装有独立的伺服电机,每个独立的伺服电机连接到运动控制器控制电路上(如图4、所示)。图5是控制电路具体电路连接图。
结合“全伺服复合料斗运动控制器控制电路”,和全伺服复合料斗开发的控制软件,达到全新的调整方式。
新型复合棒相位调整方式,不需要任何机械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鸿光,未经范鸿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7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