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片切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7098.1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67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吉跃华;黄恩勇;赵建;刘志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2 | 分类号: | B26D1/12;H01M4/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片切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裁切工具,尤其是一种极片切刀。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极组一般由正、负极片、隔膜等组成,正、负极片均是通过涂覆的方式将正、负极浆料涂覆在金属箔上,为了便于后续工序的生产,金属箔上是分段涂覆的,而在每段涂覆开始端、结束端,涂覆量都会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而使金属箔涂覆开始端、结束端的涂覆厚度与其它部分的涂覆厚度有所差异。
在极片卷绕工序上,现通行使用的裁切方式是双刀片切刀(剪刀式结构),在极片的两涂覆段之间未涂覆部分进行裁切,这样裁切后的极片端部,涂覆开始端、结束端仍然保留在极片上,由于涂覆开始端、结束端涂覆厚度的差异,导致极组整体厚度的一致性较差;并且裁切后的极片,在开始端、结束端均有金属箔露出正、负极浆料涂覆层,因金属箔厚度薄,硬度小,在卷绕过程中,金属箔在极片插入时容易因受力造成褶皱,从而刺穿隔膜,造成极组的短路,出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切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极片切刀,主要由上切刀和下切刀组成;其中上切刀包括动切刀和旋转轴,下切刀包括左静切刀、前静切刀垫片、后静切刀垫片、右静切刀、压缩弹簧、调整螺母和固定螺栓;所述旋转轴穿过动切刀,且旋转轴两端与下切刀的左静切刀和右静切刀后端固定,左静切刀和右静切刀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前静切刀垫片和后静切刀垫片分别固定在左静切刀和右静切刀之间,在前静切刀垫片和后静切刀垫片之间形成一个矩形槽,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在左静切刀上,压缩弹簧固定于右静切刀上。
优选的,上述极片切刀,所述前静切刀垫片和后静切刀垫片的宽度与动切刀宽度相同。
优选的,上述极片切刀,所述固定螺栓为2个,依次穿过调整螺母、压缩弹簧、右静切刀和前静切刀垫片或后静切刀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上述极片切刀,产品安全性高,裁切后的极片不再有金属箔外露情况出现,从而降低了卷绕过程中极片插入难度,避免了金属箔受力褶皱、刺穿隔膜导致极组短路情况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电池安全性,有效解决了现行双刀片剪切造成的金属箔刺穿隔膜导致的极组短路等问题;
(2)极组厚度精度得到更好的控制,将极片中厚度差异部分剔除后,剩余部分厚度一致性高,从而提高了极组厚度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极片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切刀 2-旋转轴 3-左静切刀 4-右静切刀
5-前静切刀垫片 6-后静切刀垫片 7-固定螺栓
8-调整螺母 9-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现配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所述极片切刀,主要由上切刀和下切刀组成;其中上切刀包括动切刀1和旋转轴2,下切刀包括左静切刀3、前静切刀垫片5、后静切刀垫片6、右静切刀4、压缩弹簧9、调整螺母8和两个固定螺栓7;所述旋转轴2穿过动切刀1,且旋转轴2两端与下切刀的左静切刀3和右静切刀4后端固定,左静切刀3和右静切刀4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连接,从而与动切刀1配合,实现裁切动作,所述前静切刀垫片5和后静切刀垫片6分别固定在左静切刀3和右静切刀4之间,其宽度与动切刀宽度相同,既对左静切刀3和右静切刀4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制,又对动切刀1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在前静切刀垫片5和后静切刀垫片6之间形成一个长度大于待裁切极片宽度的矩形槽,用于裁切下来的极片的排出,所述两个固定螺栓7依次穿过调整螺母8、压缩弹簧9、右静切刀4、前静切刀垫片5/后静切刀垫片6,固定在左静切刀3上,所述压缩弹簧9固定于右静切刀4上,使右静切刀4在弹性力作用下,始终保持与左静切刀3的相对距离,弹性力大小的调整通过改变其右侧的调整螺母8的位置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述极片切刀的具体工作过程:
(1)动切刀1绕旋转轴2旋转,使上下切刀口呈小于号“<”形状;
(2)待裁切极片送入切刀口,极片的开始端或结束端厚度差异部分正好在上下切刀部位。
(3)动切刀1绕旋转轴2旋转,使上下切刀闭合,动切刀1与左静切刀3、动切刀1与右静切刀4分别实现对极片的两端进行裁切,极片开始端/结束端厚度异常部分,从极片上切断,并从切刀下端矩形槽排出,极片裁切端口正/负极浆料涂覆厚度均匀,无金属箔外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7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