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镀铜全屏蔽控制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7031.8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5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徐文广;吴继泽;尤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295;H01B3/4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莫琪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铜 屏蔽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镀铜全屏蔽控制电缆,该电缆主要用于航天运载、通讯、跟踪、警戒、电子对抗、导航、制导、雷达、仪表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外电缆多采用以铜绞线芯为内导体,聚氯乙烯绝缘和金属丝编织为外导体的屏蔽控制电缆,这种电缆存在着屏蔽效率低,衰减常数大,电阻抗高、耐辐射性能差,阻燃性差,且质量重体积大等不足,为了改变电缆性能和结构,目前有的生产厂家在结构上采用金属复合物涂层作屏蔽层,然而往往此种电缆在制造过程中,过分污染环境,且制成过程中可控制性不高,成品价格过高,且安装使用环境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屏蔽效率高,衰减小,噪音低,耐辐射,质量轻,体积小、环保无污染、制造工艺简化、制造成本较低的镀铜全屏蔽控制电缆。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镀铜全屏蔽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线芯、铜地线、无纺布及护套,数根所述内线芯外,依次设有一根铜地线、一层无纺布及一层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电缆的抗电磁场干扰能力,基本消除了电噪声和机械噪声,降低了衰减常数,增加了信号传输距离,提高了绝缘的耐温等级,彻底消除了铜丝短路现象,电缆重量下降50%,体积缩小1/5,加强了电缆制造过程中的可控制性、可操作行,节约了成本,同时采用了低烟无卤聚烯烃,阻燃环保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并作为摘要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线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辐照聚乙烯绝缘层1-2包裹于由多股裸铜束丝的导体1-1外,再在210℃高温条件下,通过一个密封容器将绝缘层1-2表面上均匀的附着上一种微小颗粒状高密度聚乙烯,而后进入微量气体流动状态环境中,达到表面颗粒均匀,随后通过80℃冷却水冷却,使电缆几何结构初步定型,再经过1100~1200℃的高温烘烤,保证附着在产品表面上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的附着强度,随即进入40~50℃冷却水,最后在空气中自然完全冷却定型,从而达到增强绝缘层1-2表面附着力得目的,然后对绝缘层1-2采用30×104戈瑞的吸收剂量进行辐照,在辐照后的绝缘层1-2表面进行化学沉银,得到附着在绝缘表面上的银膜1-3,其银离子的获得并附着在产品表面上有如下组成,我们把每份计量的溶剂计作单位1
a Hcl 7ml/l
b Sncl·H2O 1.8g/l
c AgNO3 12g/l
d NH3·H2O 55ml/l
e C6H12O6 7g/l
f I及I的溶剂0.55ml/l
g NaOH
整个化学反应过程是在机械振荡及搅拌中进行的。
NaOH在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加速反应速度;同时I及I溶剂在反应中起到了抑制剂的作用,这样就加强了镀膜过程中的可控制性,可以通过观察镀层情况,加快或减慢反映速度,同时为保证银膜1-3的质量,配置的溶液温度应保持在15~18℃。沉银反应后,绝缘层1-2表面附着上一层银膜1-3,然后进行电镀铜屏蔽层1-4,镀液配比,在1单位中:硫酸铜:10g/l;硫酸:6ml/l;丙三醇:微量;镀铜条件为:镀液温度20~30℃,同时应防止镀液低于饱和度而结晶,电压为2~3伏,电流不大于20A,当铜屏蔽层1-4完成后,对镀铜屏蔽层1-4进行钝化处理,使镀铜屏蔽层1-4表面产生一种致密的保护层,保证产品的长期使用。钝化液配比为,在1单位液体中:重铬酸钾5ml/l;硝酸5g/l;完成后,采用柔软型环保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作为内线芯1的护套1-5,至此,镀铜全屏蔽控制电缆内线芯部分制造完成。
如图1所示,镀铜全屏蔽控制电缆,内线芯1为7芯环保镀铜全屏蔽控制软电缆,多芯电缆可达到64芯。首先将内线芯1按护套上喷印的数字,以中间一根内线芯1周围排放六根内线芯1成缆,成缆过程中纵向加放一根直径0.2mm裸铜地线2,成缆后缠绕厚度为0.15mm的环保无纺布3完成后,采用柔软型环保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作为镀铜全屏蔽控制电缆的外护套4,至此,整个电缆制造工艺过程全部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7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的底盘
- 下一篇:一种滑盖手机用滑块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