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报警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6817.8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89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克林 |
主分类号: | E05B45/08 | 分类号: | E05B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报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拍照、发信息的防盗报警。
技术背景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居家防盗类产品。而现在市面上销售的锁只具备保险功能,但均不能报警。虽然最近市面也推出报警类锁,但只能做到被破坏后报警,不能检测非法入侵的过程且不能做到报警后将相关信息及时发送给主人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锁类产品在防盗性能上的缺陷与不足,并为此提供一种具有非法开启过程中拍照并发信息功能的防盗报警锁。该锁具有在被非法尝试及打开时能启动报警模块,并拍照且通过无线网络将照片及报警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盗报警锁,包括锁芯、钥匙孔、可旋转挡板、弹子管道、弹子、处理器、拍照/报警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其特征是,所述锁芯上设有钥匙孔,所述钥匙孔外设有可旋转挡板,所述可旋转挡板上开有于钥匙孔大小匹配的开孔,所述的可旋转挡板上还固定连接有摆臂,所述的摆臂上设有重力锤,所述摆臂与可旋转挡板上的开孔长轴呈交叉状;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可旋转挡板在摆臂及重力锤的重力作用下旋转并稳定在开孔长轴与钥匙孔长轴呈交叉状位置处;所述可旋转挡板与钥匙孔间设有转动传感器,所述可旋转挡板在旋转时转动传感器能检测转动信号;所述弹子管道设有通孔,所述光电检测器连接通孔两端,弹子的移动能开启或封闭所述通孔;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的转动传感器及光电检测器,所述的处理器还连接拍照/报警模块、数据发送模块。
所述的处理器为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的转动传感器为电位器、磁感应器、光电检测器、霍尔式转动传感器。
所述的拍照/报警模块为亮灯、闪光、语音报警、录音装置、拍照记录装置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数据发送模块包括短信、彩信、CMNET、GSM、GPRS、无线电、CDMA、CDMA2000、WCDMA、TD_SCDMA。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盗报警锁与现有的锁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在钥匙或异物插入时检测插入信号,在锁芯被旋转时能检测旋转信号。
(2)在所插入的钥匙不匹配时能检测出并提供报警信号
(3)结合拍照/报警模块、数据发送模块为用户提供实时远程报警及现场照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锁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构思是在弹子管道设有通孔,通过光电检测器连接通孔两端,正确的钥匙插入时,弹子能挡住所述的通孔,用于判断钥匙是否匹配,并在钥匙孔外设有可旋转挡板,可旋转挡板在摆臂及重锤作用下使得可旋转挡板开孔长轴垂直于钥匙孔长轴,如需插入钥匙时,必须首先旋转可旋转挡板使得开孔平行于钥匙孔才能插入钥匙,在可旋转挡板处装有转动传感器,可判断是否有钥匙插入。通过处理器对光电检测器及转动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实现对是否是尝试入侵做出判断,并可有选择的控制拍照/报警模块进行声光报警或通过数据发送模块通过无线网络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授权人员。使用户通过用户设备能及时发现盗窃等非法入侵活动,实现了一种无距离限制、安全可靠的防盗方法及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报警锁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附图1,附图2,一种防盗报警锁,包括锁芯1、钥匙孔2、可旋转挡板6、弹子管道3、弹子5、处理器11、拍照/报警模块12、数据发送模块13,其特征是,所述锁芯1上设有钥匙孔2,所述钥匙孔2外设有可旋转挡板6,所述可旋转挡板6上开有于钥匙孔大小匹配的开孔,所述的可旋转挡板6上还固定连接有摆臂7,所述的摆臂上设有重力锤8,所述摆臂7与可旋转挡板6上的开孔长轴呈交叉状;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可旋转挡板6在摆臂7及重力锤8的重力作用下旋转并稳定在开孔长轴与钥匙孔长轴呈交叉状位置处;所述可旋转挡板6与钥匙孔间设有转动传感器9,所述可旋转挡板6在旋转时转动传感器9能检测转动信号;所述弹子管道3设有通孔4,所述光电检测器10连接通孔4两端,弹子5的移动能开启或封闭所述通孔10;所述处理器11连接所述的转动传感器9及光电检测器10,所述的处理器11还连接拍照/报警模块12、数据发送模块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克林,未经徐克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6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相变散热结构的LED照明灯
- 下一篇:膜加吸附组合工艺油气回收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