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黑板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6684.4 | 申请日: | 200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84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闫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豪钢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L21/00 | 分类号: | B43L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459***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黑板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辅助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电动黑板擦。
背景技术
自从有了教学、培训、演讲、宣传等社会活动以来,黑板就充当了这些过程中重要的角色,有用墨汁刷黑的水泥墙黑板,有如今较多见的磨砂面黑板。当然还有各色各样的粉笔和各种各样的黑板擦。如果细心观察,现有的黑板擦都需要人们徒手紧握着去擦掉黑板上形形色色的粉笔字,阳光直射过去,可见粉尘飞舞。污染环境不说,也飞进了擦黑板人的鼻孔、气管和肺部气孔,并且满地皆是粉尘。粉笔粉尘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熟石灰(CaHCO3),它进入人体后与体内的水分和CO2极易结合并且生成CaCO3(石头的主要成分),结石很难排出体外,会导致结石类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粉笔的粉尘落到人的皮肤上会产生弱碱性物质(CaO+盐类),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灼伤损害,破坏皮肤的结构。因此,采用现有黑板擦擦黑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在校园里,这种情况比比皆是,长此以往会对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呼吸系统带来很大的伤害。为避免以上粉笔的粉尘伤害,人们必须远离粉尘,减少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动黑板擦,可以自动擦黑板,能够使人们远离粉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黑板擦,包括本体,本体包括木板及与木板固接的毛毡条,所述木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与黑板滑槽相切的滚轮,所述木板上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木板铰接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曲柄铰接,所述曲柄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毛毡条与所述木板粘接。
所述木板与所述连杆通过铰接扣连接。
所述滚轮通过销钉安装在木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电机驱动的曲柄连杆机构实现了自动擦黑板,能够使人们远离粉尘,减少了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实现了擦黑板的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推广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中:1、电动机,2、曲柄,3、连杆,4、黑板滑槽,5、铰接扣,6、滚轮,7、黑板,8、销钉,9、毛毡条,10、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黑板擦,包括本体,本体包括木板10及与木板10固接的毛毡条9,所述木板10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与黑板滑槽4相切的滚轮6,所述木板10上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木板10铰接的连杆3,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与曲柄2铰接,所述曲柄2与电动机1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毛毡条9与所述木板10可以采用粘接的固定方式。
所述木板10与所述连杆3通过铰接扣5连接。材料方便易得,价格低。
所述滚轮6通过销钉8安装在木板10上。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启动电机1,在其单向运转的过程中带动曲柄2做圆周运动,曲柄2的末端与连杆3为铰接,曲柄2的运动带动连杆3左端作圆周运动,连杆3的右端沿水平方向做循环往复直线运动,连杆3与木板10铰接,木板10上下两端连接的滚轮与黑板7的上下边缘上的滑槽为轮轨相切,连杆3带动木板10做水平方向上的循环往复直线运动,黑板与黑板擦做相对运动,实现了自动擦黑板的目的,取代了人工手动擦黑板。待黑板擦干净以后,关闭电机,将黑板擦停靠在黑板的左边缘。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豪钢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豪钢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66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