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的防止脱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6389.9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154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谢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佳成 |
主分类号: | D05B65/06 | 分类号: | D05B6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 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防止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尤其涉及一种缝纫机的防止脱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缝纫机的缝纫方式,如图11所示的扁平缝纫方式,是令其底线2以箭头所示的方向,穿入位于同列两缝针的下针点的缝线L1、L2中,并由该缝线L1、L2所束缚,使该底线2继续以锯齿形的路径缠绕于下一个下针点的缝线L2、L1外,于工作至最后一针后,再将各缝针所牵引的缝线L1、L2及底线2予以割断。
但上述的缝纫方式,该底线2与各下针点的缝线L1、L2并非构成稳定的打结状态,当底线2被剥离至如图11所示的状态时,该底线2便与各下针点的缝线L1、L2呈活结状态,此时若以外力F向外拉扯该底线2的截断端,则该底线2便可因外力而脱离各下针点的缝线L1、L2的束缚,造成脱线的现象。
故,目前的缝纫机设备中,为了解决上述「脱线」问题,便装置有防脱线装置,该防脱线装置,如图12所示,含有勾板5,可于底线导引针3将底线6穿出位于同列下针处A、B的缝线L1、L2中后,将其勾住并拉长,并使缝纫机再进行最后两针的车缝,然后再借由一断线装置4将最后一针的各缝线L1、L2、底线6及前述经勾板5拉长的底线6一并切断,使底线6在缝纫终了前的第二针处,可与所穿经的下针处A、B的缝线L1、L2形成打结状态,当外力拉扯该底线6的截断端6a〔如图12假想线所示〕时,该底线6便无法脱离该下针处A、B缝线L1、L2的束缚,以防止脱线。
然而,如图12所示,当勾板5将底线6先予勾出,直至缝纫终了时,再借断线机构4一并将所勾出的底线6与最后一针的缝线L1、L2与底线6一并切断,由于所勾出的底线6已被扬长,易受震动、气流而飘动,常常使断线机构4,不能非常确实地在每次的缝纫工作终了时,予以切断,当无法切断该勾板5所勾住的底线6时,便会导致整段的缝线L1、L2与底线6间形成无任何打结点的状态,如同图11所示的状态,而会产生脱线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缝纫机的防止脱线装置,其能够防止缝线与底线因无打结点,而造成脱线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缝纫机的防止脱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裁切板,装置于缝纫机中,于该裁切板上,滑置一勾板,令缝纫机以多针同时进行缝纫,于缝纫终了前,当缝纫机的底线由底线导引针牵引地穿出位于同列下针点由各缝线所形成环状的缝线后,由该勾板勾住且向外拉引,当缝纫继续进行最后两针次缝纫的同时,该勾板是继续朝该裁切板的方向拉引所勾住的底线,并与该裁切板交错,而将该底线裁断,使该底线在缝纫终了前的第二针,由缝线束缚后再被截断,以与各缝线形成打结点。
前述缝纫机的防止脱线装置,其中裁切板上,锁接一压板,并令该压板与该裁切板间,形成一滑槽,以容许该勾板沿该滑槽滑移。
前述缝纫机的防止脱线装置,其中压板上,锁接一弹性压片,令该弹性压片的自由端,平时弹性地抵压于该勾板上,使该勾板贴靠于该裁切板上滑移。
前述缝纫机的防止脱线装置,其中勾板以其伸出方向,与该底线导引针的伸出方向趋近于同向的位置,安装于该缝纫机中。
前述缝纫机的防止脱线装置,其中勾板是以其伸出方向,与该底线导引针的伸出方向趋近于反向的位置,安装于该缝纫机中。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缝纫机的防止脱线装置,于安装时,令该勾板以其伸出方向,与该底线导引针的伸出方向趋近于同向的位置,安装于缝纫机中;或令该勾板以其伸出方向,与该底线导引针的伸出方向趋近于反向的位置,安装于缝纫机中,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其装置位置,以适用于不同机型缝纫机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防止缝线与底线因无打结点,而造成脱线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裁切板、勾板、压板及弹性压片于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以勾板的伸出方向与底线导引针伸出方向趋近于同向的位置,安装于缝纫机中,并勾住倒数第二针底线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状态的仰视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缝纫终了,并切断倒数第二针底线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状态的仰视平面图。
图6是自图4借断线机构切断最后一针缝线及底线后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状态的仰视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佳成,未经谢佳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63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两组胞室的透明光学组件
- 下一篇:麦饭石木鱼石保健水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