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串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保护板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96199.7 | 申请日: | 2009-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806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业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俊芬 |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锂离子 电池组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保护板,尤其是一种多串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保护板。
背景技术
由于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有着更高安全性、更长循环寿命的特点,且磷和铁原料来源丰富、成本很低,使得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成为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用电池的首选,然而成本偏高已经成为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的瓶颈。
保护板是锂离子电池安全寿命和循环寿命的重要保障。传统的多串保护方案是用一款专用芯片监测每一个单体的电压,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专用芯片就会关断充放电回路场效应管,这种方案设计复杂,失效概率高,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串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具有可靠性高,便于生产操作且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串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保护板,设有保护芯片与串接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的第一节电芯相连接,其中第一节电芯的负极就是该电池组的负极;驱动控制三极管和充放电回路场效应管置于该电池组回路上,其中驱动控制三极管与保护芯片相连接,充放电回路场效应管分别连接驱动控制三极管和该电池组负极。
优选的,上述多串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保护板,串接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是8串~16串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多串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保护板构造简单,生产及使用成本低,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串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保护板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A1-保护芯片,B1-第一节电芯,
Q1、Q2-充放电回路场效应管,
Q3、Q4-驱动控制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现配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所述多串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保护板,将一块保护芯片A1与12串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的第一节电芯B1相连接,其中第一节电芯B1的负极就是该电池组的负极;驱动控制三极管Q3、Q4和充放电回路场效应管Q1、Q2置于该电池组回路上,其中驱动控制三极管Q3、Q4与保护芯片A1相连接,充放电回路场效应管Q1、Q2分别连接驱动控制三极管Q3、Q4和该电池组负极。
在使用过程中,采用一个单串保护芯片A1,型号为S-8261,监测电池组的第一节电芯B1的电压,用这一节电芯的状态来反映整个电池组的状态;采用电池组的电压作为充放电回路场效应管Q1、Q2的驱动电压,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保护芯片A1就会发出控制指令驱动控制三极管Q3、Q4动作,从而控制充放电回路场效应管Q1、Q2动作,关断充放电回路场效应管Q1、Q2,继而切断电路,保护电芯的安全。
经核算,本实施例所述多串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保护板与一块传统的36V电动车电池组保护板的生产及使用成本相比,成本降低了70%,大大节约了成本。
此外,上述多串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保护板的串接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还可以是8串~16串之一的任何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61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支架塑料外护管聚氨酯泡沫保温管二步法发泡台架
- 下一篇:一种密炼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