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型锂离子电池壳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6045.8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782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均;侯小贺;梁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型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壳体,特别涉及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壳。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尤其是二次电池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肯定,例如锂离子液态电池,由于其具有的由于质轻、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和存储寿命长等优点,其应用领域包括蓝牙耳机、MP3、MP4、手机、GPS、移动DVD、电动自动车及未来的电动汽车,电池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的电池壳体通常是通过常规的拉伸而使内外壳壁形成光滑的表面,前后大面因为充电膨胀而使中间变厚,而边缘相对较薄,电池壳厚度整体上厚薄不太均匀。降低了电池的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壳,能使电池壳厚度整体上得到降低且电池壳整体厚度均匀。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壳,包括前后大面、左右侧面和底面,所述前后大面上设置有凹痕。
所述凹痕的深度为0.01mm~0.5mm。
所述电池壳是由铝制成的。
所述电池壳是由不锈钢制成的。
所述凹痕为线形凹痕。
所述线形凹痕横向排列或纵向排列。
所述凹痕为多边形。
所述凹痕为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电池壳表面设置凹痕,从而有效降低电池壳的整体厚度,提高了电池的成品率,降低了电池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后大面,2、凹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壳,可在一次或二次电池中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按照常规方法拉伸制成的电池壳体上,进行壳体前后大面的再次加工,在电池壳表面加工形成凹痕。这样可以降低电池壳体前后大面中心的厚度,提高电池的成品率,降低电池的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加工凹痕的壳体既可以为铝壳,也可以为不锈钢壳;凹痕可以为线凹痕,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凹痕,如:三角形,四方形及其他多边形;可以为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图形,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数个;可以为横向排列,也可以为纵向排列;凹痕深度可以在0.01mm到0.5mm范围内;壳痕既可以在电池装配前加工,也可以在电池装配后加工。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池装配完成后在电池铝壳前、后大面1采用加工形成深度大约为0.05mm的直线状凹痕2。线状凹痕2成横向排列。
实施例2:
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电池装配完成后在电池铝壳前、后大面1加工形成深度约为0.03mm的曲线状凹痕2。线状凹痕2成纵向排列。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60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