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96040.5 | 申请日: | 2009-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783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邱扬;刘凤龙;叶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08;H01M10/4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 青 |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动力电池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的非活性部件结构,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极柱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与铅酸、镉镍等其他类型的电池相比具有比容量大、工作电压高、充电速度快、工作温度范围宽、循环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等领域,并且其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和日益完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走进日常生活的梦想已成为可能,并且在电动汽车普及的过程中对车载大容量动力电池也不断地提出更高的要求。车载大容量动力电池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需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优秀的电学性能和更轻的重量。
保证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大容量动力电池制作工艺中的一个技术难点和重点,特别是电池的密封性及正负极柱与极耳的连接都是直接影响电池各种性能的重要环节。目前大容量车载动力锂电池正负极柱与极耳普遍采用单一的软连接(用螺丝连接会造成电阻不稳定)。虽然通常使用聚四氟材料作外密封垫圈,对正负极柱与壳盖结合部起到了一定的密封作用,但满足不了大容量动力电池更加严格的气密性要求。因为当容量高,内压相对较高时,电池装配后更容易漏液或漏气,会给电池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还会因电液挥发导致电池性能寿命衰减等问题:由于密封性不好,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在电池体内吸入空气中的水分而与电池内的电液混合,或内部电解液挥发干涸结晶,导致电池性能和循环寿命衰减,内阻增大,影响锂电池各种参数性能,最终导致电池无法继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能够保证极柱与电池盖之间密封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极柱密封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密封结构,包括电池盖,所述电池盖设置有极柱孔,所述极柱孔内铆接有下端设置有凸台的极柱。
所述极柱的凸台与电池盖之间设置有“O”字型弹性垫。
所述“O”字型弹性垫为防腐蚀硅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极柱下端设置有凸台,即成为一种新型结构的极柱。这种新型的极柱与电池盖铆接,能够形成更好的配合,既起到密封、绝缘的作用,又在生产、测试、使用的过程中起到连接支撑的作用。下端设置有凸台的极柱与电池盖铆接连接还防止了普通极柱在焊接时所出现的砂眼、漏焊等不稳定情况。“O”字型弹性垫采用的是防腐蚀硅橡胶材料,这种材料是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配合电池盖的形状,进一步对外部连接结构起到绝缘和密封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增强了电池的可靠性,改善了由于密封不良造成的电池漏液和外部水分侵入,造成电池性能变差、容量衰减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电池盖——1 上绝缘垫——2 凸台——3
极柱——4 “O”字型弹性垫——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密封结构,包括电池盖1,所述电池盖1设置有极柱孔,所述极柱孔内穿装有极柱4,所述极柱4的下端设置有凸台6,凸台6卡在极柱孔的下端。同时,极柱4与电池盖1的连接方式由普通的焊接改为铆接的连接方式。正极柱4采用铝制材料,整体铆接在电池盖1正极柱孔处;负极柱4采用纯铜镀镍材料,同样整体铆接在电池盖1对应的负极柱孔处。所述铆接极柱4的凸台3与电池盖1之间设置有“O”字型弹性垫5,“O”字型弹性垫5为防腐蚀硅橡胶材料。
装配时,首先将“O”字型弹性垫5穿入极柱4,然后将它们穿过电池盖1上的极柱孔,铆接配合于电池盖1和上绝缘垫2上,保证铆接极柱2与电池盖1之间的气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6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脱水桶平衡环
- 下一篇:便携插销式电动机轴承拉力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