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力发电机组安装及检修专用液压抬轴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5515.9 | 申请日: | 200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3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钢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F01D25/2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00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力发电 机组 安装 检修 专用 液压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机组领域,尤其是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安装及检修专用液压抬轴工具。
背景技术
在60万机组以下发电厂施工及检修工程中,需要定期对轴瓦进行研磨。目前对轴瓦进行研磨的过程为:首先使用天车将抬轴工具运送到转子下部,然后再利用抬轴工具将发电机转子从轴瓦上抬起一定高度,最后进行翻瓦修研。现有的抬轴工具通常比较简单,由一个弧形的抬轴工具主体和两个对称安装在抬轴工具主体上的顶丝组成。抬轴时先用一个液压千斤顶将转子顶到一定高度,然后再调整顶丝。现有的这种简易型抬轴工具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翻瓦对瓦间隙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以丝为单位进行计量。由于目前是采用人工手调的方式,因此即使通过反复调整,调整顶丝后的两侧瓦间隙也不一致,导致精度降低;2.由于需要对抬轴工具主体上的两个顶丝分别进行多次调整,因此造成工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3.现有的抬轴工具需要依靠天车辅助才能进行抬轴翻瓦工作,给现场施工使用造成极大地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保证调整后的两侧瓦间隙一致,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脱离天车独立进行工作的火力发电机组安装及检修专用液压抬轴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安装及检修专用液压抬轴工具,包括一弧形抬轴工具主体,该弧形抬轴工具主体下部制有均布的轴向安装孔,其特征在于:弧形抬轴工具内部水平设置有一升降板,该升降板的上端面均布固装有柱塞杆,该柱塞杆均导向穿装于弧形抬轴工具主体的上端面,在升降板下端面与弧形抬轴工具之间设置有一油压腔体,升降板下部的弧形抬轴工具主体的前侧壁制有一与油压腔体连通的快速接头,该快速接头与一液压千斤顶连接。
而且,所述升降板的上端面所固装的柱塞杆为均布设置的2~3个。
而且,所述弧形抬轴工具的上端面均布制有轴向的导槽。
而且,所述的导槽内插装有斜铁,该斜铁的上端面高于弧形抬轴工具的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弧形抬轴工具主体上所穿装的柱塞杆为均布设置的三个,该三个柱塞杆的底部均固装在一升降板的上端面,该升降板可随液压千斤顶而升降,因此三个柱塞杆可以同步向上运动,提高了运行的准确性,克服了原抬轴工具在翻瓦调整顶丝后两侧瓦间隙不一致的缺点。使用本抬轴工具可以使两侧瓦间隙的偏差精确控制到不大于或等于0.05毫米。
2.使用本液压式新型抬轴工具采用一个液压千斤顶即可一次完成原工具需反复调整顶丝后才能完成的工作,因此有效地缩短了安装及检修轴瓦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抬轴效率,此外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本液压式新型抬轴工具具有省时省力、准确、快捷等优点,本液压式抬轴工具在天车把其吊到位后,可以脱离天车独立地抬起发电机转子,翻出轴瓦进行研磨及进行检修工作,降低了施工现场的要求。
4.本弧形抬轴工具的上端面均布制有轴向的导槽,该导槽内可以插装斜铁。当液压千斤顶出现故障时,转子即可落到斜铁上,因此可以避免转子下落对定子造成损坏,提高了本抬轴工具使用的安全可靠性,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率。
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火力发电机组抬起转子和翻瓦进行轴瓦修研的专用新工具,其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准确地把发电机转子从轴瓦上抬起一定高度,一次性完成安装及检修轴瓦工作,工作效率高。本液压式新型抬轴工具填补了国内火电安装工程及检修的空白,在安装及检修工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省略转子、油管和液压千斤顶);
图3是图1的俯视图(省略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安装及检修专用液压抬轴工具,包括一弧形抬轴工具主体2。弧形抬轴工具主体下部制有一安装板8,该安装板上制有均布的轴向安装孔9,因此本抬轴工具可以安装在瓦枕上。由于以上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钢,未经李伟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55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选择水样的过滤装置
- 下一篇:胸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