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暗装升降式门底自动密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5279.0 | 申请日: | 200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7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汉玉 |
主分类号: | E06B7/215 | 分类号: | E06B7/21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舜英 |
地址: | 300112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式门底 自动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底密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暗装升降式门底自动密封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家庭住房不仅要求居室内宽敞,舒适方便,而且要典雅、优美。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不惜耗费巨资进行家庭装修。然而,目前一般居室房门与地面均有一定的缝隙。外界灰尘、异味、蚊虫,盛夏的热气、寒冬的冷气,恼人的噪音、讨厌的杂光会大量由门与地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影响室内的卫生和居住环境,并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ZL03257879.2公开一种内装升降式门底自动密封条,主要包括外壳、外壳的滑道内设置的上滑块、上滑块一端连接驱动组件,上滑块的另一端通过曲簧连接设置在密封压板滑道内的下导块、下导块通过曲簧连接前顶块、以及起限位作用的后顶块。其中驱动组件主要包括驱动组件帽,驱动组件帽安装在螺钉上,螺钉上套装有挂钩和曲簧,挂钩连接上滑块。上述结构中由于采用螺钉作为驱动件,这样在使用时,套装在螺钉外部的曲簧可能卡在螺纹内,导致整个产品不能驱动;另外螺钉的端部与上滑块以点接触来推动上滑块在外壳滑道内滑动,受力不均匀,在使用时容易造成螺钉的弯曲,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上述结构中的驱动组件帽一般采用塑料制成,其内制有孔,孔内镶嵌有螺纹套,螺纹套与螺钉匹配,采用这种结构适用于木质房门,但是对于金属房门,塑料驱动组件帽在受力挤压时容易发生破裂或者扭曲变形,进而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房门、不影响房门整体外观、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可有效地封闭门底的暗装升降式门底自动密封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暗装升降式门底自动密封器,包括外壳,外壳的两端设有盖板,外壳内设有挡圈,挡圈的下端外壳内镶装有密封压板,外壳内挡圈的上部设有滑道,外壳滑道内设有驱动组件、上滑块、后顶块、固定块,其中上滑块、后顶块、固定块活动放置在外壳滑道内,后顶块固装在外壳滑道内固定块的内侧,固定块固装在外壳滑道内;密封压板内镶装有柔性密封条,密封压板内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下导块;外壳滑道内的驱动组件连接上滑块,上滑块通过曲簧连接密封压板滑道内的下导块,下导块通过曲簧连接后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有伸出一侧盖板的金属组件帽、驱动杆,金属组件帽与驱动杆采用螺纹连接,驱动杆上加工有一段外螺纹,另一段为光杆结构,外螺纹上配装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与金属驱动组件帽之间设有压簧,驱动杆的另一端制有方形螺帽,方形螺帽与定位螺母之间光杆上套装有挂钩和压簧,挂钩的端部连接外壳滑道内的上滑块。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曲簧为半曲簧,其半曲簧的一端连接位于外壳滑道内的上滑块,另一端连接位于密封压板滑道内的下导块。
所述曲簧为全曲簧,其全曲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位于外壳滑道内的上滑块,全曲簧的中间底部连接位于密封压板滑道内的下导块。
所述的固定块上设有贯穿外壳的固定销。
所述的驱动杆端部方形螺帽的上端设有定位槽。
所述的外壳的形状呈“π”型、“几”型和“h”型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中的组件帽采用金属制成,金属组件帽自身带有内螺纹孔,这样减少了部件数量,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组装时间;与金属组件帽配合的驱动杆分成两端,一端为螺纹段,一段为光杆,其中螺纹段直接与金属帽配合连接,并在螺纹段上配装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与金属组件帽之间设有压簧,光杆段上套装有挂钩和压簧,这样在使用时挂钩和压簧可沿光杆滑动,此结构滑动阻力小,避免螺纹卡住压簧的现象,提高了其使用性能;另外驱动杆端部的螺帽制成方形,增大了受力面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因此上述结构在不影响房门整体外观和使用的情况下,可有效的防止外界灰尘、异味、蚊虫、冷热气流、噪音、杂光等由门底缝隙进入室内,改善了室内的居住环境;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多种房门的使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图6、图7、图8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汉玉,未经李汉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5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钛硼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数控车床的自动收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