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帘的拉绳控制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5001.3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0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简国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国棠 |
主分类号: | A47H3/02 | 分类号: | A47H3/02;A47H2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王大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绳 控制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类,特别涉及一种折帘的拉绳控制器结构,尤指一种可由不同控制钮的拉动,使折帘向上拉起或向下垂放,进而使折帘的上、下操控更为方便、省力的折帘的拉绳控制器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折帘的控制方式,通常于折帘的固定杆设有一控制盒,于控制盒内设有连接于折帘的两拉绳,且使拉绳经由滑轮后分别向下垂放,于操控时由拉绳下拉使折帘向上拉起,于拉起至一定高度时,将拉绳向侧边拉扯使其定位。而当折帘于垂放时则需将拉绳向侧边拉扯使其呈自由状态,于折帘垂放一定高度后,则再一次将拉绳向侧边拉扯使其定位,相当不方便且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帘的拉绳控制器结构,解决已有折帘的控制方式不方便且费力的问题。
一种折帘的拉绳控制器结构,具体包括:
一盒体,其一侧设有嵌槽,另一侧设有呈ㄈ状的容置槽,下方设有一通孔;
一定位件,设有一弧部,于弧部设有复数间隔排列的齿部,弧部上、下边分别设有通孔及卡块,并由该卡块嵌置于盒体的嵌槽;
一制动件,设有一弧部,于弧部设有复数间隔排列的齿部;
一弹簧,置于盒体的容置槽,其一端套置于制动件。
由于前述构件的组合,两拉绳分别连接于折帘后,穿设于定位件的通孔,且使其夹置于定位件与制动件的弧部后,由盒体的通孔穿出,另一拉绳则固定于制动件由盒体的通孔穿出,以构成一折帘的拉绳控制器,于使用时,由对拉绳的下拉,形成折帘的向上拉起,而当另一拉绳被下拉时,则使制动件由定位件脱离,使折帘向下垂放。
其中:
该制动件于弧部的相对侧设有一剖孔,以供拉绳固定;
该制动件于弧部的相对侧设有一突点,以供弹簧套置;
该盒体的容置槽的后方设有一轴杆,使固定于制动件的拉绳绕经该轴杆,使拉绳的滑动更为顺畅;
该固定于制动件及折帘的拉绳,分别固定于第一及第二控制钮,以利于拉动操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折帘的上、下操控更为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于折帘实施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于折帘实施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立体分解图及组装后的结构图,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一盒体1、一设于盒体1的定位件2、一制动件3及一弹簧4,其中,该盒体于一侧设有嵌槽11,另一侧设有呈ㄈ状的容置槽12,下方则设有一通孔13;
定位件2,设有一弧部21,于弧部21设有复数间隔排列的齿部211,弧部21上、下边分别设有通孔22及卡块23,由该卡块23嵌置于盒体1的嵌槽11;
制动件3,设有一弧部31,于弧部31设有复数间隔排列的齿部311,弧部31的相对侧设有一剖孔32及突点33;
弹簧4,置于盒体1的容置槽12,其一端套置于制动件3的突点33,并于该容置槽12后方设有一轴杆34。
由于前述构件的组合,两拉绳5、6分别连接于折帘后,穿设于定位件2的通孔22,且使其由弹簧4夹置于定位件2与制动件3的弧部21、31后,由盒体1的通孔13穿出,另一拉绳7则固定于制动件3的剖孔32,使其绕经轴杆34后由通孔13穿出,以构成一折帘的拉绳控制器。于使用时,由对拉绳5、6的下拉,构成折帘的向上拉起,而当拉绳7被下拉时,则使制动件3由定位件2脱离,使折帘向下垂放,进而使折帘的上、下操控更为方便、省力。
如附图4与附图5所示,并配合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于折帘实施例图及使用实施例图,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将该盒体1置于折帘8的固定杆81,使拉绳5、6、7分别向下伸露后,以遮盖82盖合固定。其中,该拉绳5、6穿过由上、下盖组成的第一控制钮91后,固定于同样由上、下盖组成的第二控制钮92,该拉绳7则固定于第一控制钮91。如此,当第二控制钮92下拉时,可将该折帘8向上拉起,且不会影响拉绳7。而当该第一控制钮91下拉时,则可使折帘8形成自由状态,使其由底缘所设的配件83的重量向下垂放,从而使折帘8的操控更为方便。
如附图6,并配合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当第二控制钮92被下拉时,其中的定位件2及制动件3由于设有弧部21、31,且制动件3顶持于一弹簧4,因此该制动件3将会略为后移,使拉绳5、6顺利滑过,将该折帘8向上拉起。而当该第一控制钮91被下拉时,由于拉绳7固定于制动件3,故而可将该制动件3后拉使其脱离定位件2,该拉绳5、6呈释放使折帘8形成自由状态,使折帘8由底边所设的配重件83的重量向下垂放,这样整个上、下操作过程仅由简单的拉动即可,使折帘8的操控更为方便、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国棠,未经简国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5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