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液压减震能量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4220.X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1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思达汽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14 | 分类号: | B60G13/1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减震 能量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转换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液压减震能量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石油能源的日益枯竭,全世界都在寻求节能环保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新的领域目前已被我国作为重点项目加以推广。但是目前限于电池储能器所储存的能量不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用电器的需求。对于电动汽车多余能量的回收装置应运而生,但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够合理,能量转换效率低,使电动汽车的多余能量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量转换效率高的车用液压减震能量转换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液压减震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油缸、四个单向阀构成的桥式阀组、低压蓄能器、高压蓄能器、液压马达,四个油缸并联后两端分别通过放气阀连接桥式阀组相对的两端,桥式阀组相对的另外两端依次与溢流阀、高压蓄能器、换向阀、液压马达、低压蓄能器构成回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汽车悬挂上下的运动,使油缸伸张或压缩,进而使油缸内的油通过单向阀流向溢流阀和高压蓄能器,需要时通过换向阀切换,带动液压马达旋转,可带动转向助力器或刹车助力器,也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供给车上用电器,实现能量转换利用,同时也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前油缸4、右前油缸3、左后油缸2、右后油缸1、单向阀7、8、9、10构成的桥式阀组、低压蓄能器11、高压蓄能器14、液压马达12,四个油缸并联后两端分别通过放气阀5、6连接桥式阀组相对的两端a点、c点,桥式阀组相对的另外两端b点、d点依次与溢流阀13、高压蓄能器、换向阀15、液压马达、低压蓄能器11构成回路。
工作原理:当汽车悬挂压缩时(汽车向下运动),油缸也是压缩,即缸底出油,杆端进油。则带有放气阀1的管路产生高压油到a点,此时由于单向阀10的作用,高压油不能流向b点,只能流向d点;同样由于单向阀7的原因,高压油不能由d点流向c点,只能流向溢流阀和高压蓄能器。而由于油缸杆端进油形成的真空,带有放气阀5的管路有真空度,这样,低压蓄能器的油通过单向阀9流入带有放气阀5的管路,为油缸杆端补充液压油,此时,单向阀10处,由于a点的压力高于b点,所以油不能由b点流向a点。
当汽车悬挂伸张时(汽车向上运动),油缸也是伸张,即缸底进油,杆端出油。则带有放气阀5的管路产生高压油到c点,此时由于单向阀9的作用,高压油不能流向b点,只能流向d点;同样由于单向阀8的原因,高压油不能由d点流向a点,只能流向溢流阀和高压蓄能器。而由于油缸底端进油形成的真空,带有放气阀6的管路有真空度,这样,低压蓄能器的油通过单向阀10流入带有放气阀6的管路,为油缸底端补充液压油,此时,单向阀9处,由于c点的压力高于b点,所以油不能由b点流向c点。如此保证悬挂在上下运动时,都有能量回收到高压蓄能器。低压蓄能器有一定的初始压力,相当于减震器的初始阻力。
通过换向阀的切换,在需要时,带动液压马达运转,将液压能转变为旋转能量,这个旋转能量可带动转向助力器或刹车助力器等,可以省略减震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思达汽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思达汽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42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