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光声光谱技术的SF6检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3246.2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88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元哲;赵常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市中准仪表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徐元哲 |
主分类号: | G01N21/37 | 分类号: | G01N21/37;G01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13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声光 技术 sf sub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光声光谱技术的SF6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随着现代电力向着高电压、大机组、大容量的迅速发展,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科技及经济的发展,以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能力和灭弧性能的SF6气体为绝缘灭弧介质的SF6开关设备及全密封组合电器GIS已在电力系统广泛使用。正在逐步取代以前的多油式、少油式、真空式断路器,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维修周期长等优点。在大城市和工业密集区的中心变电站,地区险峻的山区变电站,超、特高压输电等场合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SF6开关室、GIS组合电器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城区变电站。由于制造、安装等质量差异以及材料老化等因素,SF6断路器等SF6高压开关设备SF6气体泄漏时有发生。当有大电流开断时,由于强烈的电弧放电会在泄漏现场中产生一些含硫的低氟化物。这些物质反应能力较强,当有水和氧气时又会与电极材料、水分子进一步反应,从而分解产生有毒或剧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主要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中毒后会出现类似于感冒、皮肤过敏、恶心呕吐、疲劳等不良反应,吸入剂量大时,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另外由于SF6气体比重比空气大,泄漏易聚集,易造成低层空间缺氧,造成现场工作人员窒息。同时,SF6气体是公认的温室效应气体,对红外线吸收能力是CO2的上千倍。因此,准确检测空气中SF6气体浓度是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并且其安全性也受到全球性的关注。现有技术检测SF6气体浓度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导热系数法、电子漂移法、光谱法、负电晕放电法等。但这些方法都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并要求操作者具有相当高的操作水平,显然都不适宜。现行的用于高压变电现场的六氟化硫检测系统多基于以下原理,一种是基于高压电晕放电的原理,由于SF6气体和空气的绝缘性不同,两个电极间高压放电通过的电流也将不同,通过检测该电流的大小,开判断是否有SF6气体存在以及其浓度。此类设备体积小,便于构建网络,但其高压电晕放电传感器寿命较短,不能长期稳定的工作,而且难于达到较高的稳定性,其标定工作也比较困难。另一种是利用SF6气体对红外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的特征,来定性或定量地检测SF6的泄漏,也存在着结构复杂,检测气室短时不适合高精度检测,且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灵敏度高,长期工作稳定可靠,结构简单,体积小的基于光声光谱技术的SF6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光声光谱技术的SF6检测系统,它包括在封闭的气室1内置有SF6断路器2,在SF6断路器2所在位置附近设置若干根泄漏气体采样管3,若干根泄漏气体采样管3分别通过各自管路上置的自动控制阀20与多路集气总管4连接,SF6检测系统控制电路7,其特征是:还包括光声发生器5、激光器6,所述光声发生器5的结构是,具有壳体11,在壳体11内设有光声腔12,光声腔12的前端密封置有滤光片13,光声腔12的后端密封置有堵塞14,在壳体11上设置与光声腔12相接触的传声器8,传声器8与SF6检测系统控制电路7电连接,光声腔12通过其壳体11上设置的进气口15与采样泵9的出气口连接,采样泵9的进气口与多路集气总管4连接,采样泵9与SF6检测系统控制电路7电连接,自动控制阀20与SF6检测系统控制电路7电连接,在壳体11上设置与光声腔12连通的排气口16,在相对光声发生器5的滤光片13一侧设置激光器6。
在所述光声发生器5的壳体11上设置与光声腔12连通的清洗进气口17,清洗进气口17与清洗泵10连接,清洗泵10与在SF6检测系统控制电路7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光声光谱技术的SF6检测系统的优点体现在:
(1)由于是直接测量气体对光的吸收所产生的声音,光声检测精确和可靠性高;
(2)几乎没有零点漂移现象,没有被测气体时,不会产生声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市中准仪表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徐元哲,未经吉林市中准仪表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徐元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3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